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碳酸锂(Li2CO3)是制备手机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Li2O,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Li2CO3 ,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提示:Li2CO3微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 (1) 投入锂辉石前一般先将矿石研磨成粉末,目的是,酸浸槽中加入适量的X,请写出X的化学式
    2. (2) 在酸浸槽和反应器之间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写出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沉锂池中分离出的滤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有(用符号表示)。
    3. (3) 洗涤槽中使用热水洗涤碳酸锂的原因是,证明Li2CO3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写出具体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将橡胶塞连接压强传感器,烧瓶中放入铝片(足量)和稀硫酸,塞紧瓶塞并打开仪器,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气体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A点溶液对应的pH小于C点对应溶液的pH B . 曲线AB段压强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片表面有Al2O3薄膜 C . 曲线BC段压强变化趋势说明铝与稀硫酸反应会放出热量 D . 曲线CD段压强减小说明生成氢气的总质量在减少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 . 化学反应都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C .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 .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氨味,所以用硝酸钠替换硝酸铵也有氨味产生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礼记•内则》有记载:“衣裳垢,和灰清”,描述的是用草木灰溶液清洗衣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向草木灰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B . 草木灰的水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 草木灰水溶液不适宜清洗蚕丝制品 D . 草木灰去油污主要利用了其乳化作用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对物质的应用叙述不合理的是
    A . 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 . 纯碱、洗洁精用于洗涤油污 C . 明矾用于降低自来水硬度 D . 碳酸氢钠用作灭火器里二氧化碳的发生剂
  • 1. (2024九下·南阳模拟) 一份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钠、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 . 1.1g B . 2.2g C . 3.3g D . 4.4g
  • 1. (2024九下·南阳模拟) 如图是纯净物、氧化物、化合物、单质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分别属于X、Y、Z的是

    A . 氧气、氯酸钾、生石灰 B . 水、铜、苛性钠 C . 干冰、空气、氦气 D . 生铁、熟石灰、一氧化碳
  • 1. (2024九下·南阳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正确的是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稀释浓硫酸 C . 区别硬水和软水 D . 测溶液pH值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生石灰的制取和应用:“每煤饼一层叠石(石灰石)一层,铺薪其底,灼火燔(灼烧)之……火力到后,烧酥石性……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灼火燔(灼烧)之”说明石灰石是可燃物 B . “火力到后,烧酥石性”可以把石灰石变成生石灰 C . “急用者以水沃之,亦自解散”可得到消石灰 D . 上述过程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研究小组同学在分别完成“酸的性质”实验①②后,将①②实验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的废液缸③中(如图甲),结果出现了不同现象,部分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组别

    废液缸中现象

    现象解释

    第1小组

    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

    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原因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1)试管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管①和②中反应是否都体现了酸的通性(填“是”或“否”)。

    (3)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写化学式)。

    (4)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和实验②,可以得出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填“足量”或“不足”)。

    (5)如果其他小组实验所用反应物的用量都不一样,除了上面第1、2小组出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拓展】取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图乙表示“溶液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6)图中AB段的pH(填“增大”或“减小”)。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