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龙泉模拟)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 (1) 无色溶液 A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2. (2) 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1. (2024·舟山模拟) 如图是初中四种常见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关系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反应,“→”表示两端的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能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一定是Ca(OH)2 B . X与Y反应能生成NaOH C . X与Y不可能都是盐 D . Y可能是钠盐
  • 1. (2024·杭州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和稀溶液

    先滴加适量溶液,再加稀

    B

    鉴别固体

    取样,分别溶于水中,观察溶液温度变

    C

    除去固体中的少量

    加入足量的稀 , 充分反应后蒸发

    D

    验证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杭州模拟) 有一包固体粉末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铁、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反应)。

    1. (1) 写出红褐色沉淀B的化学式
    2. (2) 固体粉末A中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3. (3)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3七下·宁海期中) 有两个集气瓶,分别装着氧气、二氧化碳,若要鉴别它们,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 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B . 用燃着的木条插入瓶中 C . 闻气味 D .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 1. (2024·嘉兴模拟) 小嘉查阅资料后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Cl+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根据以上资料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是
    A . 向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立即会有气泡产生 B .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不会立即产生气泡 C . 可以不借助其他化学试剂就能区分出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D . 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一次性加入和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质量不一样
  • 1. (2024·嘉兴模拟) 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下图是某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

    1. (1) 根据相关现象可知加入的A单质可能是
    2. (2) ④中的溶液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 1. (2024·滨江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的

    C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镁,过滤

    D

    除去中粉末中少量的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浙江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程度

    先加过量的氯化钡,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酚酞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八下·东阳期中) 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元素,请回答(均填化学式):

    元素名称

    1. (1) 上表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2. (2) 上表中的氢、氧元素可以组成两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氧化物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