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上虞模拟) 科学兴趣小组对 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在甲、乙两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在甲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稀HCl,乙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 溶液。如图所示:

    1. (1) 两试管发生反应的现象不同:甲试管出现大量气泡,乙试管.
    2. (2) 反应结束后,将两试管内所有物质倒入丙烧杯,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发现烧杯内仍有沉淀残留,将丙烧杯过滤,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

       猜想一: 溶质为NaCl; 猜想二: 溶质为NaCl 和 

       猜想三:溶质为NaCl和  猜想四: 溶质为NaCl、BaCl2 , 、HCl;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判断猜想四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为验证猜想,他们进一步实验, 实验设计如表,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 滴加硫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交流】兴趣小组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需一种试剂即可得出上述结论,你认为该试剂是

  • 1. (2024·上虞模拟) 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量的相互关系。现一烧杯中含有 HCl和CaCl2的混合液,将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则在该反程中各个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东阳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稀 H2SO4和稀HCl溶液

    先滴加适量 AgNO3溶液,再加稀 HNO3

    B

    鉴别固体 NaOH 与NH4NO3

    取样, 分别溶于水中, 观察溶液温度变化

    C

    除去 NaCl 固体中的少量 Na2CO3

    加入足量的稀H2SO4 ,  充分反应后蒸发

    D

    验证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滴在纸片上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东阳模拟)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由铜离子引起的,下列实验没有意义的是( )
    A . 观察硫酸钠溶液,溶液为无色 B . 将镁条放入溶液,溶液的蓝色逐渐变淡,直至消失 C . 将铜丝加热,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且质量增加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足量无色氢氧化钡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 1. (2024·浙江模拟)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KOH、KCl、CaCl2、Mg(OH)2、BaCO3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取样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 (1) 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1. (2024·杭州二模) 有一包固体粉末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铁、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反应)。

    1. (1) 写出红褐色沉淀 B的化学式 
    2. (2) 固体粉末A 中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 (3)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绍兴模拟) 小明发现实验室有一瓶忘了塞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探究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并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20g该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1.97g。

    Ⅱ.向滤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镁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求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 (2) 小明认为实验Ⅰ中,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验证滤液中含有氯化钡,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3. (3) 若图中生成沉淀的质量x=2.91,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种溶质。
  • 1. (2024·临平模拟) 实验课上,同学们在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后,探究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离子:

    1. (1) 小郑同学的猜想是: Na+、OH-;小吴同学的猜想是: Na+、OH-、Ba2+;还有的猜想是:
    2. (2) 同学们在老师帮助下,经过讨论提出了一般离子检验的流程图 :

       

      借助上述流程图, 甲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甲实验小组设计的方案中的“?”是

    3. (3) 甲实验小组设计的方案中的结论3是
    4. (4) 乙实验小组在验证上述三个猜想时,只用了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地验证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成分,这种试剂是
  • 1. (2024·龙湾模拟) 小龙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镁晶体,将碳酸镁矿石(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和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含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溶质质量分数,小龙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00克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克氢氧化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相关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溶液的质量/克

    40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克

    140

    180

    217.1

    251.3

    285.5

    325.5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克

    0

    0

    1.9

    m

    5.8

    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 (1) m的数值为
    2. (2) 求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溶质质量分数。
    3. (3) 如图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数量,请在图乙中画出第3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的相关离子数量柱状图。

      甲                       乙

  • 1. (2024·湖州模拟) 将11.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得到65克不饱和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6

    m

    10

    10

    1. (1) 表格中m的数值是
    2. (2) 反应后碳酸钠有剩余的是哪几次实验?
    3. (3) 求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 (4) 最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