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1) 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 (2) 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3. (3) 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 ,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 (4)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 (2024·宁波模拟) 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法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的量的相互关系。现一烧杯中含有HCl和CuCl2的混合液,现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CuCl2溶液看成中性),则反应中各个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丁 B . 乙、丙、丁 C . 甲、丙 D .
  • 1. (2024·杭州会考)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

    CO 和 CO2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B

    除去部分变质的 NaOH 中的杂质

    加水溶解,滴加适量的CaCl2 溶液

    C

    制备氢氧化钙固体

    石灰石加水后充分混合

    稀释浓硫酸

    将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杭州模拟) 小龙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镁晶体,将碳酸镁矿石(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和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含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为了探究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溶质质量分数,小龙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00克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240克氢氧化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相关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溶液的质量/克

    40

    40

    40

    40

    40

    4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克

    140

    180

    217.1

    251.3

    285.5

    325.5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克

    0

    0

    1.9

    m

    5.8

    0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 (1) m的数值为
    2. (2) 求混合溶液中硫酸镁的溶质质量分数。
    3. (3) 如图甲表示原混合溶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数量,请在图乙中画出第3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的相关离子数量柱状图。

      甲                       乙

  • 1. (2024八下·杭州竞赛) 两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 (1) 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则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2. (2) 小军用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g稀盐酸加入到 1.25g样品中,量筒中的水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 CO2的密度为1.8g/L,则小军测得的该石灰石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为多大?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1%,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3. (3) 请利用图乙中的A、B装置,并适当补充其他器材或装置,再设计一种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 的质量分数的方法(用文字表述加入盐酸前或后的操作思路即可)。

  • 1. (2024八下·杭州竞赛) 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 CO2的溶解)已知:

    O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D 段(不含 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

    1. (1) A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填化学式)。
    2. (2) B 点横坐标为(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3. (3) 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则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 1. (2024·上虞模拟) 图像是一种表示方法,也是了解化学反应的“窗口”,我们可通过建立图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间量的相互关系。现一烧杯中含有 HCl和CaCl2的混合液,将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加入到混合液中直至过量,则在该反程中各个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上虞模拟) 科学兴趣小组对 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在甲、乙两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溶液,在甲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稀HCl,乙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 溶液。如图所示:

    1. (1) 两试管发生反应的现象不同:甲试管出现大量气泡,乙试管.
    2. (2) 反应结束后,将两试管内所有物质倒入丙烧杯,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发现烧杯内仍有沉淀残留,将丙烧杯过滤,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问题】滤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

       猜想一: 溶质为NaCl; 猜想二: 溶质为NaCl 和 

       猜想三:溶质为NaCl和  猜想四: 溶质为NaCl、BaCl2 , 、HCl;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判断猜想四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实验】为验证猜想,他们进一步实验, 实验设计如表,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与试管中, 滴加硫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正确

      继续向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交流】兴趣小组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仅需一种试剂即可得出上述结论,你认为该试剂是

  • 1. 小明发现实验室有一瓶忘了塞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探究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并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 20g该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1.97g。

    Ⅱ.向滤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镁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求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 (2) 小明认为实验Ⅰ中,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验证滤液中含有氯化钡,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3. (3) 若图中生成沉淀的质量x=2.91,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种溶质。
  • 1. (2024·浙江模拟) 小宁为探究BaCl2 溶液和CuSO,溶液混合,过滤后所得蓝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 (1) 过滤后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猜想一: 只含有CuCl2 。

      猜想二: 含有CuCl2 和BaCl2 。

      猜 想 三: 含 有.

    2. (2) 为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入溶液A

      实验现象1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2

      若A 为溶液,实验现象1应是,实验现象2应是。则猜想一正确。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