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东阳模拟)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D . 该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1. (2024·浙江模拟)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KOH、KCl、CuCl2、Mg(OH)2、BaCO3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取样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 (1) 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1. (2024·湖州模拟)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 (1)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金、铜、铁、锌等金属,这些金属中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有(写化学式)。
    2. (2) 古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请你对相关化学方程式配平:4Ag+2H2S+O2=2+2H2O
    3. (3) 我国是最早应用湿法冶铜的国家:用铁与“胆水”(含CuSO4的溶液)反应获得铜,其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 (2024·杭州二模)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中涉及三种氧化物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 . 该反应前后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 1. (2024·嘉兴模拟) 小科通过实验知道金属锌能与可溶性的硝酸银反应,他产生疑问:“金属锌是否能与不溶性的氯化银反应?”,于是他进行如下研究:

    【实验步骤】①取 10mL 的AgNO3溶液于烧杯中, 逐滴加入NaCl 溶液至过量;

    ②过滤后再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3 次,向第 3 次所得洗涤液中加入AgNO3溶液, 无明显现象;

    ③将洗涤后的沉淀放入另一烧杯中,加入 50mL 蒸馏水,将锌片加入烧杯中,并搅拌 (如图);

    ④10分钟后,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

    【验证与推理】

    1. (1) 步骤②中,向第3 次洗涤液加入AgNO3溶液的目的是
    2. (2) 步骤③中,锌片放入前需进行预处理,消除表面氧化膜对实验的影响,预处理的具体操作是
    3. (3) 步骤④中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得出的结论是
    4. (4) 小科观察到锌片表面有灰黑色固体生成。取生成的灰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发现,证明有Ag生成。
  • 1. (2024·嘉兴模拟) 科学具有实证性,可验证性是它的基本属性之一,因此,学习科学离不开观察、实验、探究等各种实践活动。下列实践活动的设计,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拱墅二模) 我国炼铜历史悠久,不少古籍中有古代劳动人民炼铜方法的记载。如:西汉《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一“湿法炼铜”方法。

    南宋《大冶赋》中记载了“利用孔雀石和木炭置于炼铜炉煅烧”这一“火法炼铜”方法。

    如图甲所示为以孔雀石【主要成分 Cu2 (OH)2CO3 , 杂质不参与反应】为主要原料模拟上述两种炼铜方法的流程。 湿法炼铜

    物质

    反应前

    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一氧化碳

    0

    14

    二氧化碳

    0

    11

    0

    64

    1. (1) 湿法炼铜:孔雀石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蓝色滤液”中的溶质是(填写化学式),铁与“蓝色滤液”生成铜的反应属于(填写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

    2. (2) 火法炼铜:若孔雀石煅烧后得到80g氧化铜,将其与9g木炭充分混合后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得到的生成物质量如表所示,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现代,炼铜方法在不断发展,如“生物浸出法”炼铜。其中以黄铜矿(主要成分 CuS)为原料得到CuSO4 的机理如图乙所示,FeSO4 的酸性溶液在 T-f 菌的帮助下,只需少量的( 可转化为Fe2 (SO4 )3 ,  同时释放的能量还能供给 T-f 菌生长, 如此循环。T-f 菌在此过程中起到(选填“催化) “氧化”或“还原”)作用。实验表明,温度较高或酸性过强时金属离子的浸出率均偏低,原因可能是
  • 1. (2024·拱墅二模) 如图所示为自然界中碳一氧循环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从分类的角度看,X属于酸,Y属于有机物 B . 从平衡的角度看,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基本不变 C . 从能量的角度看,两种循环都只涉及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D . 从微观的角度看,两种循环不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 1. 小金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以铁片为原料进行实验。

    1. (1) 他注意到铁片表面有明显锈蚀,请你写出一条金属防锈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2. (2) 小金除锈后将足量铁片加入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表示微粒(填写符号)。
    3. (3)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则反应结束后溶液的质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 1. (2024·临平模拟) 金属冶炼厂的粉尘中混有一定量的氧化铜、氧化锌以及能造成污染的硫。对粉尘收集并进行适当处理,还可得到纯净的化工产品,主要流程如下。

    1. (1) 反应器Ⅰ 中生成的SO2可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2. (2) 反应器Ⅱ中发生的反应有 (写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3. (3) 反应器III中,加入过量锌的目的是
    4. (4)  “系列操作”包含: 蒸发浓缩→→过滤。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