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向两个盛有相同质量铝粉和铁粉的烧杯中,分别滴加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B .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 C . c点时,B烧杯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D . 右侧曲线不能反映铁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1. (2024·浙江模拟) 小宁欲从废旧电脑的某些零部件中回收金属银,设计回收流程如图所示。
    1. (1) 步骤Ⅱ中,想得到金属Ag要通过实验基本操作实现。
    2. (2) 若溶液X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该溶质为(填化学式)。
  • 1. (2024·浙江模拟) 向三个烧杯中分别放入足量的Mg、Al、Fe 粉末,同时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 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的有关图像错误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杭州模拟)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沉淀加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同时往滤液中通入CO2气体,滤液变浑浊。由此推断该白色固体中( )
    A . 可能存在硫酸钾 B . 一定存在氢氧化钾 C . 可能存在氯化钡 D . 有且仅有两种物质构成
  • 1. (2024·嵊州模拟) 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着6瓶不同的无色溶液(药品是按照物质所属类别摆放),其中试剂④的标签破损,为此,他们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试剂④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 NaOH: 猜想 2: Na2CO3: 猜想3: NaCl。

    【设计实验】取少量④中溶液进行如下两种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 对照比色卡, pH>7

     

    实验结论

    猜想2正确

    【实验分析】

    1. (1) 实验一操作中的错误是
    2. (2) 实验二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3. (3) 【讨论质疑】小明认为上述实验无法得出“猜想2正确”的结论,理由是猜想1中溶液变质也会产生Na2CO3。于是,他另取少量瓶内液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向试管内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猜想1 正确。
  • 1. (2024·嵊州模拟) 如图所示实验与得出的结论不对应的是

    A . 甲实验:可以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B . 乙实验:测力计示数小于物体重力,说明使用斜面可省力 C . 丙实验: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D . 丁实验: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还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1. (2024·浙江模拟) 焊接钢轨时要用到铝热反应,其原理为 
    1. (1)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 (2) 在该反应中AI能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说明AI具有性。
  • 1. (2024·浙江模拟) 盐酸(HCl)是实验室的重要物质,能与许多物质反应。关于如图所示的概念图,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 X 不可能是 H2O B . Y 可能是硫酸钡 C . 若 W 呈红色,则指示剂可能是无色酚酞试液 D . 碱可以是可溶性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碱
  • 1. (2024·浙江模拟) 铁在海水中容易被锈蚀,通常在轮船的“吃水线”以下可焊接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用于保护铁质船壳。该金属块的材料可以是 ( )
    A . B . C . D .
  • 1. (2024·东阳模拟) 有一包固体粉末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铁、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反应)。

    1. (1) 写出红褐色沉淀 B 的化学式 
    2. (2) 固体粉末 A 中存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3. (3)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