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小明发现实验室有一瓶忘了塞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探究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并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取 20g该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1.97g。

    Ⅱ.向滤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镁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1) 求该瓶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 (2) 小明认为实验Ⅰ中,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验证滤液中含有氯化钡,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3. (3) 若图中生成沉淀的质量x=2.91,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有种溶质。
  • 1. 下列实验,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稀氢氧化钠溶液 B . 向滴有酚酞溶液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 C . 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D .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不断测定混合溶液的pH
  • 1. ·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某校项目化小组同学以食品包装袋干燥剂为主题开展了微项目化学习。

    【认识干燥剂】

    1. (1) 生活中常见的干燥剂有生石灰、浓硫酸、氢氧化钠……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最有可能是
    2. (2) 【探秘干燥剂】

      小明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成分(如图)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

      ①生石灰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500℃以上会分解为氧化钙和水。

      ②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在 900℃左右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

      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钙,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用天平称量少量干燥剂质量为m1 , 在70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其质量为m2。若样品中含氢氧化钙,则m1m2(选填“>”、 “<”或“=” ) 。

    3. (3) 为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碳酸钙,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后发现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小明认为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小敏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4. (4) 【项目评价】

      物质的检验有不同的方案,不同方案中所用试剂的量会影响检验的结果。为此他们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表。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

      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可用感觉器官直接判断

      现象不是很明显, 但可借助仪器判断

      借助仪器也不能判断

      在检验样品中是否存在氧化钙时,小明设计的方案是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现象,这一方案的评价等级是

  • 1. (2024·浙江模拟) 氧化亚铜(Cu2 O)可用于电镀工业。干法生产Cu2 O粉末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1) 粉碎机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在煅烧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填“铜元素”或“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 1. (2024·浙江模拟) 小宁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发现滴入盛有NaOH 溶液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要证明该试管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不可行的是
    A . 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B . 测得试管中溶液的pH 小于7 C . 滴入Ba(NO):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 D . 滴入MgCl2 溶液无白色沉淀出现
  • 1. (2024·浙江模拟) 小宁为探究BaCl2 溶液和CuSO,溶液混合,过滤后所得蓝色滤液中的溶质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1. (1) 过滤后所得蓝色滤液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是:

      猜想一: 只含有CuCl2 。

      猜想二: 含有CuCl2 和BaCl2 。

      猜 想 三: 含 有.

    2. (2) 为确定蓝色滤液的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入溶液A

      实验现象1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加氯化钡溶液

      实验现象2

      若A 为溶液,实验现象1应是,实验现象2应是。则猜想一正确。

  • 1. (2024·杭州模拟)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某小组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沉淀加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同时往滤液中通入CO2气体,滤液变浑浊。由此推断该白色固体中( )
    A . 可能存在硫酸钾 B . 一定存在氢氧化钾 C . 可能存在氯化钡 D . 有且仅有两种物质构成
  • 1. (2024·嵊州模拟) 海水中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十分远大。
    1. (1) 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海水经日晒、风吹,溶液中 NaCl 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选填“增大”或“减小”), 直至饱和析出晶体。
    2. (2) 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过程中的反应②,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反应。

      ②上述转化过程中,经历①②两步反应的目的是

  • 1. (2024·嵊州模拟)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以石灰石、食盐及氨气等为原料的联合制碱法,小苏打(NaHCO3) 是其产品之一。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品牌20克小苏打样品(含 NaCl 杂质) 中 NaHCO3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反应过程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0

    60

    100

    锥形瓶中溶液质量/g

    217.8|

    253.4

    291.2

    1. (1) 当加入20克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克。
    2. (2) 加入6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3. (3)  加入1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 所得溶液的pH7。(选填“>”、“=”或“<”)
    4. (4)  锥形瓶②内溶液中溶质 NaH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