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检验某混合气体成分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

    B

    接通直流电,电解水

    a管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管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向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水,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D

    乒乓球碎片先燃烧起来,滤纸慢慢烧焦。

    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九下·揭西模拟) 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甲醇中含量最多的是氢元素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反应前分子个数比为1:1 D . 反应前后总共有两种氧化物
  • 1. (2024·湖南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顺序与“氧气、氧化钙、空气”的顺序一致的是(   )
    A . 氮气、氧化镁、氢气 B . 镁、氧化铜、海水 C . 银、酒精、稀盐酸 D . 水、红磷、食盐水
  • 1. (2024九下·盐田模拟) 青铜古称“古金”,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出现的合金。部分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小 B . 反应I属于化合反应 C . 反应II中X一定是单质 D . 反应Ⅲ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 1. (2024九下·盐田模拟) 甲醇(CH3OH)被誉为“液态阳光”。利用太阳能制甲醇的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步骤①中,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B . 步骤②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1:1 C . 图中所示的转化过程中有3种氧化物 D . 该过程实现了由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 1. (2024九下·盐田模拟)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酸和碱能发生反应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梧州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 . NaOH B . Na2CO3 C . H2CO3 D . CaO
  • 1. (2024·锦江模拟) 下图是关于水的两个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图甲实验可证明水的组成 B . 图甲中b管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 利用图乙方法可将硬水软化 D . 图乙中活性炭的作用是过滤、吸附
  • 1. (2024九下·邵东期中)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
    1. (1) 下列中学实验室常见用品中, 材质为陶瓷的是____ (填标号)。
    2. (2) 烧制陶瓷的原料为黏土,某黏土的成分如下表, 所列出的四种氧化物中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写化学式)

      成分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氧化铁

      氧化镁

      其它

      质量分数

      69.51

      14.15

      2.55

      1.31

      12.48

    3. (3) “九秋风露越密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描述的是著名的青瓷。

      ①手工制作陶瓷的过程如下图,陶瓷丰富的色彩与烧制过程中的还原反应有关。

      青瓷的“翠色”来源十分复杂。涉及密体内的和瓷器表面粙料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

  • 1. (2024·市中区模拟) 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1、图 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Z一定属于化合物 B .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 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