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某河流附近有屠宰场、造纸厂、味精厂等企业,它们向河流中排放的工业污水和居民排放的生活污水使原本清流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此,环保部门配合有关单位对污水进行了处理:
    1. (1) 大量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黑臭的根本原因是:

    2. (2) 将污水与一定量的活性污泥混合后流入曝气池,活性污泥中的生物主要包括 "土生土长"的多种细菌、原生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群体。处理污水的曝气地实 质就是一个小型的工厂,其中的多种细菌充当着,它们在中起主要作用。

    3. (3) 通气翼轮的不断搅拌,不仅使污水与已处理的污水充分混合并得到较好稀释,还能提高水体中的含量,于是污水中的有机物将被污泥中的好氧性细菌通过这一生理过程而降解。好氧性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

  • 1. 在原产地以外定居、生长、繁育的生物种被称为“外来种”或“侵入种”。近年来,人们对物种入侵的后果及对策格外关注。

    1. (1)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引进的大米草、水葫芦等外来种急剧生长,甚至取代了当地的优势物种,这一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请依据生态学原理回答:

      ①外来种对侵入地区定居扩张的原因是

      ②外来种对原有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

    2. (2) 在我国温带水域,水葫芦生长旺盛,既可消耗水体中多余的养分,又可作为饲料和绿肥,发挥了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然而,把它们引种到来热带水域却因生长过于旺盛而引发了生态灾难。请简要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


  • 1. 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每年都会发生不同规模的蝗虫灾害,蝗虫要嚼食绿色植物的枝叶。对农作物和牧草破坏严重,农牧民通常用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杀死蝗虫。2002年夏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蝗灾,国家农业部强调要科学治蝗,新疆某地区引进了几十万只鸭子放养到虫害严重的草原与农田,利用鸭子来吃蝗虫,既注意了治蝗的效果,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鸭子属于

    2. (2) 根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

    3. (3) 写出一项“鸭子治虫”的优点:

  • 1. 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消费"模式,是一种(  )模式?

    A . 持续性发展模式 B . 非持续性发展模式 C . 环保发展模式 D . 非环保发展模式
  • 1. 下列不属于生物性污染的是(  )


    A . 动物污染 B . 植物污染 C . 微生物污染 D . 有机磷污染
  • 1. 水葫芦的危害: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导致水生动物死亡。同时,任何大小船只也别想在水葫芦的领地里来去自由。不仅如此,凤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

    1. (1)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类的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 ,对迁入地区的和生态系统的 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称为  。

    2. (2) 生物性污染:。例如,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造成的污染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包括


    3. (3) 生物性污染的污染物是,能逐步新的环境,不断增殖并占据 ,从而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生活。


  • 1. 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这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说明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的作用是(  )

    A . 净化空气,消除污染 B .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 降低风速,稳定流按 D . 增加空气湿度,容易形成降雨
  • 1. 许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污染起到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

    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质和粘性物质

    ③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

    ④分泌抗生素

    ⑤蒙尘的植物经雨水的冲洗后,又能迅速恢复以阻滞尘埃


    A . ①② B . ③⑤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⑤
  • 1. 在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检疫部门要对进口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格禁止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害虫流入境内后,不会发生的是(  )

    A .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B . 一般会缺少其天敌 C . 对境内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D . 不适应新环境,很快灭亡
  • 1. 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

    A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 . 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 . 树木的大量砍伐 D . 海洋石油的开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