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上·青岛开学考) 在进化历程中,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形成独特的代谢途径和营养方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动物出现更适应摄食的复杂器官和系统,并不能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B . 藻青菌中出现能利用较长波长光的叶绿素,有利于其扩大生存范围 C . 微生物具有高效吸收营养物质的各种途径,是变异和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为适应精氨酸不足的环境,生物会变异出将其他氨基酸转化为精氨酸的代谢途径
  • 1. (2023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下列关于如图模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若模型表示食物网,则D可能是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 . 若模型表示物种形成,则A可以是可遗传变异,D可以是生殖隔离 C . 若模型表示试管婴儿技术,则C→D过程中包括早期胚胎培养 D . 若模型表示核移植技术,则B可能是具有优良性状的供体细胞
  • 1. (2023高一下·奉贤期末) 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已知此种群中,基因型为WW的个体占70%,基因型为Ww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ww的个体占10%。请分析回答:
    1. (1) 该海岛上所有海龟称为,是生物进化的
    2. (2) 该海龟种群中W的基因频率为____。
    3. (3) 如果该海龟种群足够的大,所有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自由交配1代后产生的种群中,基基因型为WW的个体占65%,基因型为Ww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ww的个体占5%。

      该种群是否发生进化,请说出判断依据

    4. (4) 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的趋势是____。
    5. (5) 经DNA检测,发现中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的两种海龟曾经是同一物种。因火山爆发导致它们被分隔成两个地区的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
    6. (6)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____。
    7. (7) 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

  • 1. (2023高三上·上海市开学考) 生物进化,长颈鹿的脖子长达2-3米,这一极端形态演化的成因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探究。
    1. (1)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则认为长颈鹿的群体中同时存在长脖子和短脖子的个体,长脖子的个体可以取食到更高处的叶子,容易存活下来,而短脖子的个体则容易饿死,食物起到了的作用。
    2. (2) 雄性长颈鹿之间常发生“脖斗”:甩动脖子和头部组成的“流星锤”,击打对手的薄弱部位。1996年两位动物行为专家分析了雌雄长颈鹿头颈部重量的差异(如图1),发现,说明强壮的头颈在雄性中肯定具有某种优势,头颈强壮的雄性可能更容易在争夺配偶时获胜,从而提出求偶竞争才是长颈鹿长颈的主要原因这一新观点。

    3. (3) 近日我国古生物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对出土于新疆的古生物-獬豸盘角鹿化石进行研究,找到了支持雄性求偶竞争与头颈部演化的(直接/间接)证据。研究者据此将长颈演化的观点进行综合:长颈鹿的长颈作为雄性求偶斗争中的利器被保留,又成为其取食高处嫩叶的倚仗。
    4. (4) 霍加狓是生活在非洲热带雨林的一种珍稀动物,长得像驴又像斑马(如图2),但基因测序显示它属于长颈鹿的近亲,这属于证据(填数字)。

      ①分子生物学②细胞生物学③微观④比较解剖学

    5. (5) 非洲的长颈鹿可以分成4个种,主要标志是它们之间存在
  • 1. (2023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澳洲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受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花期不同阻止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B .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C . 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D . 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一定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 1. (2023高二上·南宁月考) 金鱼是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不同物种 B . 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 . 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 . 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 1. (2023高二上·南宁开学考) 下列有关种群及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并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B . 只有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 被捕食者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被捕食种群的发展 D . 研究种群间差异的关键是它们能否出现生殖隔离
  • 1. (2023高二上·广州开学考) 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建成了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其中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是一种科学、简便、效果较好的方法。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少数民族DNA样本,科研人员都是选在边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采集,将样本存放在基因库里。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选择采集男性血液样本建立白细胞基因血库的原因是
    2. (2) 采样地点选在边远的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区,主要原因是隔离,使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概率变小,从而阻止了各民族之间的
    3. (3)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的全部基因;基因库将为少数民族的基因多样性提供最原始的研究材料,它和物种多样性、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4. (4) 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为1%。十年后,该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0%。请问在这十年中这个种群有没有发生进化?(假设其他基因频率不变)。为什么?
  • 1. (2023高二上·长春开学考)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 .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 . 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短时间内会导致生殖隔离 D . 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1. (2023高二上·泸县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枯叶蝶停息在树上时,形态酷似一片枯叶,天敌很难发现。雷鸟在冬季来临之前换上白色羽毛,有利于在白雪皑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

    材料二在一个山谷中,有一群鼠“快乐”地生活着。雌鼠和雄鼠之间可以自由交配,后来因气候变化,山谷中形成一条汹涌的大河,将鼠群一分为二、几千年后,河流干涸了,两个鼠种群又相遇了,但是人们发现(假设)两个鼠群的鼠不能进行交配,或交配后产生的后代是不育的。

    1. (1) 材料一中,枯叶蝶的形态、雷鸟的毛色都与所处环境相似,体现了生物经过长期的能形成对环境的适应性。但是,枯叶蝶“装模作样”再逼真,也能容易被视觉敏锐的天敌发现而被捕食;雷鸟在冬季降雪推迟时,反而“弄巧成拙”成为活靶子,容易被淘汰。这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填“绝对性”或“相对性”)。
    2. (2) 材料二中,隔开几千年之后,两个鼠群的鼠是否还是同一个物种?,原因是两个鼠群的鼠之间形成了
    3. (3)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发现,自然界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这就是进化。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