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拟南芥是公认的模型植物,植物科研的“小白鼠”。拟南芥的果实为长角果,成熟时果荚会开裂并释放种子。科研人员就拟南芥果荚开裂机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者利用T-DNA插入的方法,获得3个果荚不开裂的突变纯合体甲、乙、丙。其中突变体甲是T-DNA插入到M基因中,导致其编码的M酶活性丧失。M基因由于T-DNA的插入突变为m基因,此过程是基因突变的依据是
    2. (2) 经检测突变体乙是T-DNA插入到E基因中,导致其编码的E酶活性丧失;突变体丙的M酶和E酶活性均丧失。将上述突变体进行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杂交组合一

      甲×丙→F1

      F1与F1'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完全开裂:不开裂=1:3

      乙×丙→F1'

      杂交组合二

      甲×乙→F1

      F1与丙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完全开裂:不开裂=1:3

      ①由杂交组合一,(填“能”或“不能”)推出M、m与E、e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理由是

      ②让杂交组合二的F1自交,F2代表型及比例为,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占

    3. (3) 现有另一突变体丁,其果荚开裂程度为中等开裂(介于完全开裂与不开裂之间)。经检测其M和E基因均正常,由另一个基因F突变成f基因引起;检测其开裂区细胞内M酶和E酶的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推测果荚中等开裂的原因是f基因
  • 1. (2024·南宁模拟)  某家族中存在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的致病基因分别为 A/a、B/b,该家族的系谱图如下。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用相同的限制酶处理基因 A/a、B/b后进行电泳,结果如表所示。若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个体

    电泳结果/碱基对

    200

    1150

    1350

    1750

    1650

    Ⅰ-1

    +

    +

    +

    +

    I-2

    +

    +

    +

    +

    Ⅰ-3

    +

    +

    +

    +

    +

    Ⅰ-4

    +

    +

    +

    +

    Ⅱ-5

    +

    Ⅱ-8

    +

    注:“+”表示检测到该基因或片段,“一”表示未检测到该基因或片段,空白表示未进行检测

    A . 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B . 甲病的致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发生碱基对增添后产生的 C . 基因型与Ⅰ-2相同的女性与Ⅱ-8结婚,生育的孩子均表现正常 D . Ⅱ-6 和Ⅱ-7 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1/18
  • 1. (2024·南宁模拟)  与白色棉相比,彩色棉在纺织过程中减少了印染工序,减少了环境污染。基因型为BB的植株结白色棉,基因型为Bb、b(只含一个b基因)的植株结粉红色棉,基因型为 bb的植株结深红色棉。一正常纯合白色棉植株经育种工作者的诱变处理后,可能发生如下甲、乙变异类型,从而获得彩色棉。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用秋水仙素适时处理甲植株的幼苗,则可获得四倍体植株,上述操作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所得的四倍体植株(填“是”或“不是”)纯合子。
    2. (2) 由图可知,乙的变异类型是
    3. (3) 已知基因B/b所在染色体都缺失的植株不育(不结果实),欲探究F1粉红色棉的产生是甲、乙中的哪一种变异类型,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是。此外还可以将粉红色棉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单株种植,并严格自交,观察统计可育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则该变异类型为甲;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则该变异类型为乙。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 C . 生物进化是由基因突变(内因)、基因重组(内因)和自然选择(外因)导致的 D . 生物进化中会有突变,突变是有利还是有害是相对的
  • 1. (2024高一下·佛山期中) 某基因型为AaXBY(只显示部分染色体)的果蝇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细胞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甲的染色体正在分离,且移向细胞两极的均为形态互不相同的5条染色体,已知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仅发生一次染色体分离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细胞甲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 B . 细胞甲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XBY或AXBY C . 细胞甲产生的全部子细胞都不含同源染色体 D . 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全部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均异常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期中) 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黑藻叶不能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外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B . 用雌雄异花的玉米做杂交实验时,雌花成熟前必须去雄,然后套袋处理 C . 若用同位素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做侵染细菌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D . 用大蒜根尖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可观察到染色体动态变化的过程
  • 1. (2024高一下·珠海期中) 如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分裂间期DNA复制时a、b、c以及Ⅰ、Ⅱ序列都会完成复制 B . a、c互为非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可自由组合 C . a、b、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基因一定在染色体上 D . 在植物的每个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 1. (2024高二下·湖南期中) 珠蛋白与珠蛋白突变体分别由141个和146个氨基酸组成,其中第1~13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其余氨基酸不同,该变异是由基因上编码第139个氨基酸的一个碱基对缺失引起的。该实例不能说明(    )
    A . 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B . 基因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 . DNA片段的缺失导致变异 D . 该变异导致终止密码子后移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会交换DNA片段,以确保每个子代都具有独特的基因构成。科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蛋白(HEI10蛋白)会在染色体上移动并聚集,形成许多小群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聚集的HEI10蛋白的数量会增加,一旦达到一个临界值,就会触发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相应片段。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HEI10蛋白是在减数分裂I四分体时期起作用 B . 缺乏HEI10蛋白,减数分裂能顺利进行,但不会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 C . 基于HEI10蛋白扩散和聚集规则,细胞实现了对同源染色体片段互换位置的精确调控 D . HEI10蛋白增多,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相应片段互换的频率可能会增加
  • 1. (2024高一下·杭州期中)  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图甲所示细胞内有套染色体,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
    2. (2) 乙图中有个四分体,条染色单体,个核DNA分子。
    3. (3) 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段。
    4. (4) 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 性染料染色。
    5. (5) 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