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雷州模拟)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雷州模拟) 关于气体制取的研究。
    1. (1)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② 实验室用 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若用E 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 ( 填“a”或“b”) 端通入。

    2. (2)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比较铁丝和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的快慢。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 m=

      ② 图中d 点溶液中溶质为

      ③对比 a、c 点,能说明铁粉比铁丝反应更快理由是。(填化学式)

  • 1. (2024·惠城模拟) 下列对比实验设计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A.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探究CO2能否与NaOH溶液反应

    C.探究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D.探究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多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黄埔模拟) 下列探究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 .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 探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D . 探究“铁钉锈蚀的所有条件”
  • 1. (2024·自贡模拟)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方程式为。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收集气体,产生的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发生装置选取装置 , 其优点为
    4. (4) 实验室常借助传感器研究气体的性质与变化。蜡烛在充满空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稍后熄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采集瓶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数据,如图所示。分析该实验可知:

      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当氧气浓度变为%时蜡烛不再燃烧。

  • 1. (2024·自贡模拟)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 C .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D . 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 1. (2024九下·竞秀开学考) 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    

    ②试管内溶液变红

    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④试管内溶液变蓝

    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⑤
  • 1. (2024·剑河模拟)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

      制取气体所选装置

      化学方程式

    3. (3) 上述(2)实验中收集到一瓶无色纯净气体.请设计实验验证该气体.

      验证操作

      现象

      结论

    4. (4) 若用装置E收集满一瓶后,再向瓶中注水排出瓶中气体,水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
  • 1. (2024·韶关模拟) 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1) “双碳”目标指的是“碳中和”和“碳达峰”,这里的“碳”指的是
    2. (2) CO2在封存之前要先“捕捉",某同学设计了“捕捉”二氧化碳的流程(如题20-1图)。

      i.题20-1图中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操作方法是,反应1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ⅱ.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捕捉”CO2的原理

      ⅲ.反应器中溶液采用喷雾形式的目的是

    3. (3) 被封存的CO2可用于食品保鲜、等(任写一种),也可以转化成甲醇。转化过程是在纳米纤维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如题20-2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请画出题20-2图中丁物质的微粒图。
  • 1. (2024·韶关模拟) 【基础实验和跨学科实践】

    1. (1) 实验室制取CO2及其性质检验。

      i.仪器a的名称是

      ⅱ.实验室制取CO2 , 应选择题18-1图中的发生装置(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

      ⅲ.不同的吸收剂对CO2的吸收效果比较(将CO2以相同流速通入不同的吸收剂中,在第30秒时,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情况)。

      实验装置

      吸收剂

      用量/mL

      烧杯中的现象

      A

      30

      浑浊

      B

      饱和石灰水

      30

      较浑浊

      C

      15%KOH溶液

      30

      无明显现象

      分析:实验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结论:上述三种吸收剂中吸收效果最好的是(填字母)。

    2. (2) 制作简易“吸碳机”。

      项目式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吸碳设备,设计并制作简易“吸碳机”,如题18-2图所示。

      ⅰ.选用某种吸收剂进行“吸碳”实验,装置内气体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题18-3图所示。400秒后CO2浓度不再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ⅱ.若用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剂,收集滤网上的生成物,该生成物是(填化学式)。

      若将生成物与(填化学式)反应,可重新生成氢氧化钠,实现吸收剂再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