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南平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气与空气

    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鉴别氮肥(NH4Cl)和钾肥(KCl)

    取样,加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C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仪器②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为了气流平稳且氧气较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编号)。若在G装置内注满水,然后收集一瓶氧气,应该从(填“a”或“b”)端通入。
    3. (3) 收集满三瓶氧气,做如图所示铁丝燃烧实验。观察到:I、Ⅱ中铁丝都剧烈燃烧,且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的更剧烈;Ⅲ中铁丝没有燃烧。

      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是

      ②Ⅲ中铁丝不能燃烧的原因是

      ③分析Ⅱ中铁丝燃烧比I中更剧烈的原因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探究学习。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使用不同催化剂时的固体残留率分别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图1装置应该调整为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 . 图2中A→B段氧气浓度逐渐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加热时排出一部分空气 C . 图3分析可知,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催化剂是分析纯 D . 对比图2和图3可知,加入催化剂后氯酸钾分解所需的温度比不加入催化剂更高
  • 1.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 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做干燥剂 B . 熟石灰具有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 C . 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铁锈 D .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于制造电光源
  • 1. (2024九下·泰兴模拟) 硫酸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化工原料。以黄铁矿(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 (1) 投入“沸腾炉”前,需将黄铁矿粉碎的目的是
    2. (2) “接触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 (3) “吸收塔”中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约为98%的浓硫酸。若实验室要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1000g9.8%的稀硫酸备用,则需量取mL水,稀释时将(填化学式)先加入烧杯中。
    4. (4) 将“尾气”通入少量稀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说明“尾气”含有SO2 , 若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容易形成
    5. (5) “烧渣”中含有Fe2O3 , 可投入高炉进行炼铁。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原理

      ②石灰石是高炉炼铁的原料之一,石灰石能除去铁矿石中的SiO2 , 同时能提高单位时间内生铁的产率,请分析加入石灰石能提高生铁产率的原因

    6. (6) “尾气”中含有SO2 , 可用纯碱吸收制取抗氧化剂亚硫酸钠(Na2SO3),流程如下:

      已知:Na2SO3易被氧气、硝酸等氧化为Na2SO4而变质;

      BaSO3难溶于水,能溶于浓度较大的盐酸;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①亚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操作1的步骤包括:加热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②请完善实验方案证明某Na2SO3样品已被氧化变质: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结论,可供选用的试剂:10%硝酸、10%硫酸、10%盐酸、BaCl2溶液)

  • 1. (2024九下·泰兴模拟) “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及氧气的相关性质实验”涉及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组装发生装置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氧气的检验 D . 收集氧气
  • 1. (2024九下·随州模拟) 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室要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制取装置是(从A~E中选择,填字母)。还需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2. (2) 若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填“a”或“b”)处。
    3. (3) 实验室可利用装置G制取氢气,将该装置倾斜,即可使药品混合。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九下·辽阳模拟)

    你已经掌握了很多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完成以下探究:

    【基础实验】

    (1)写出上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可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收集较纯的氧气,可用图1中的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制取1.92g氧气,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CO2 , 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

    【拓展探究】“家庭制氧机”中的制氧剂

    【查阅资料】

    ①过碳酸钠俗称固体双氧水,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

    ②常温、常压下制取150mL的氧气,需要5%的过氧化氢溶液9.1mL或需要过碳酸钠1.41g。

    【实验方案】按照下表方案,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记录0~20min量筒中水的体积,结果如图3所示。


    锥形瓶中药品

    注射器中药品

    实验1

    0.2g二氧化锰

    9.1mL5%过氧化氢溶液

    实验2

    1.41g过碳酸钠和0.2g二氧化锰

    一定体积的水

    (4)检查图2装置(装置内无液体)气密性时,先堵住末端导管口,将注射器活塞拉动到一定位置,松开手后,________(填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

    (5)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实验2中水的体积较合适的是________(填“1.41”或“9.1”)mL。

    (7)请你分析思考后,写出“家庭制氧机”的制氧剂选用过碳酸钠固体的两点理由:①________;②________。

    (8)某种家庭制氧机上有类似于图4湿化瓶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可以润湿氧气
    B. 可以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
    C. 可以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D. 制氧机出气口与b导管连接
  • 1. (2024·昭阳模拟) 茶垢清洁剂能快速清除茶具上附着的茶垢,某小组同学对茶垢清洁剂进行了探究。
    1. (1) 【查阅资料】如下所示是某品牌茶垢清洁剂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说明书中碳酸钠的俗称有误,应改为

      主要成分:过碳酸钠(化学式为:

      去渍原理:过碳酸钠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谷称小苏打)和过氧化氢

    2. (2) 【提出问题Ⅰ】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过氧化氢,是否生成氧气?

      【实验1】在盛有茶垢清洁剂固体的小烧杯中,加适量常温水,完全溶解后得到无色溶液,观察到有小气泡缓慢冒出,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实验2】取三份等量的实验1中的溶液,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按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都较快产生气泡,且温度越高产生气泡越快;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都复燃。

      【表达交流Ⅰ】通过实验证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氧气。

      实验1中“木条不复燃”的原因是

    3. (3) 实验2中丙试管内不再产生气泡后,其中溶液所含溶质与加热前溶液的不同是
    4. (4) 【提出问题Ⅱ】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生成碳酸钠,是否生成氢氧化钠?

      【实验3】取实验2丙试管内溶液,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表达交流Ⅱ】

      加入试剂X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 (5) 溶液M呈色,说明茶垢清洁剂溶于水时没有生成氢氧化钠。
    6. (6) 【反思总结】

      茶垢清洁剂溶于水生成了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碳酸钠溶液有较好的去污效果,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活性氧,可深层带走污垢。

      使用茶垢清洁剂时应选择的水进行溶解,去垢效果更好。

  • 1. (2024·昭阳模拟)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室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从A-E中选择)。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若用F装置制取气体相比B装置制取的优点是,制得的气体中往往含有HCl等杂质,可以选用装置G除去HCl,除杂时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 (4) 利用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H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步骤如下:

      ①向锥形瓶中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以形成液封;

      ②将注射器H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

      ③缓慢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观察到,表示装置B的气密性良好。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