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遂宁) 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在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电解水

    向一定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至原温度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江西) 我国科研人员实现了用高效催化剂将甲烷与氧气在常温下制甲酸。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共有两种氧化物 B . 高效催化剂的作用是增加生成物质量 C . 物质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 1. (2024·福建) 下列基于实验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
    A . 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 B . 往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可验证CuO是催化剂 C . 用黄铜片刻画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可推测纯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D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O2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可推测O2具有可燃性
  • 1. (2024九下·薛城模拟) 库水经净化后,成为自来水走进千家万户。下面是人们生活用水的四个情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 . 为长辈沏茶:茶叶悬浮水中形成的混合物是溶液 B . 帮妈妈洗碗:向水中加入的洗洁精可以乳化油污 C . 给花草浇水: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 . 给鱼缸换水:水中生物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呼吸
  • 1. (2024九下·兴隆台模拟) 食品包装袋内常用来防腐的气体是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一氧化碳 D . 氢气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棉花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被使用。

       

    1. (1) 仪器m的名称是
    2. (2) 实验①中,试管内的药品名称是
    3. (3) 实验②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4. (4) 实验③中,产生的火焰颜色是,集气瓶口放置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 (2024九下·重庆市模拟) 科学家利用纳米光触媒TiO2催化分解装修产生的有害挥发物甲醛(化学式为CH2O)和苯(化学式为C6H6),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反应条件:光照和催化剂 B . 反应价值:净化室内空气 C . 注意事项:TiO2必须经常添加 D . 微观角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 1. (2024九下·汕头) 已知某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 . 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 .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 1. (2024·龙湖模拟)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气燃烧热值高,约是煤的4倍,被视为理想清洁燃料。我国氢能的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2022年中国各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如图1所示。

      

    分解海水制氢被认为是最可行的清洁制氢技术,主要有以下两种研究方向。光解水:在太阳光驱动下催化水发生分解反应。虽然这项技术操作简单,能耗低,无二次污染,但因光腐蚀,能量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并未实际投入生产。研究发现使用氮化铟镓或氮化镓作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可以提高制氢效率。不同温度下使用该催化剂分解水的速率如图2所示。

    电解水:利用电能将水分解。海水中成分复杂,电解时易对电极等材料造成腐蚀或生成不需要的副产物。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科学家研制了全球首套海上制氢平台,将海水中的水以水汽的形式跨膜转移,实现了海水中的杂质完全分离。分解海水所需电能完全来自于风能和太阳能,实现零碳能源。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1可知,2022年我国能源一次性消费占比最高的是.
    2. (2) 光解水目前未实际投入生产,其原因是.
    3. (3) 由图2可知,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会加快使用氮化铟镓或氮化镓为催化剂进行光解水的反应速率。
    4. (4)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该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能。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煤的热值没有氢气高 B.电解海水时,海水中溶解的物质会对电极造成腐蚀

  • 1. (2024·龙湖模拟) 我国空间站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 . 该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C .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D .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在反应前后都发生变化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