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西模拟)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BaCl2、NaNO3、KOH B . H2SO4、NaCl、Na2CO3 C . K2SO4、NaCl、BaCl2 D . KCl、AgNO3、NaCl
  • 1. (2024·宜州模拟) 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是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请利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化学与生活

    1. (1) 荞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铁、锰、锌的含量比一般谷物丰富,适量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填疾病名称)。
    2. (2) 色香味俱全的羊汤,几口下肚,寒气消融。羊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
    3. (3)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合理使用化肥对发展粮食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下列属于磷肥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4. (4) Ⅱ.化学与科技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太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人新的发展阶段。

      航天员所戴头盔的面窗两层之间充有高纯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氨气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5. (5) 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使用铝合金箔片,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填“大”或“小”)。
  • 1. (2024·宜州模拟) 氢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11所示是通过热化学循环用硫化氢气体(H2S)制备氢气的模拟工艺流程。

    图11

    1. (1) 吸收室中生成的S可进一步燃烧为反应室提供S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HI进入产品室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 (3) 写出一种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填化学式)。
    4. (4) 用硫化氢气体制备氢气时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宜州模拟) 古代铁匠常把烧红的铁器浸入水中急速冷却,以增加铁器的硬度,此法称为“淬火”。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用以探究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后的产物(注:夹持仪器已省略)。

    图14

    【查阅资料1】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

    1. (1) A装置的作用是
    2. (2) 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猜测I:氧气;         猜测Ⅱ:二氧化硫;         猜测Ⅲ:氢气

      小红认为不需要做实验就可以排除猜测Ⅱ,她的理由是

    3. (3) 【实验验证】如图14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灰黑色的铁粉逐渐变黑,把导气管放入肥皂水中,吹出的肥皂泡飘到空中,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听到的爆鸣声,说明产生的气体是
    4. (4) 探究玻璃管中剩余黑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剩余的铁。

      【查阅资料2】

      ①铁的氧化物有三种:FeO、Fe2O3、Fe3O4 , 其中仅有Fe2O3为红棕色,FeO、Fe3O4均为黑色,但FeO一接触到空气会立即变成红棕色。

      ②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探究】

      同学们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探究也可知黑色固体中肯定没有的氧化物是,接着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倒出,平铺于白纸上

      黑色固体不变色

      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

      ②取少许上述黑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

      黑色固体中一定有铁和四氧化三铁

    5. (5) 【实验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 (2024·宜州模拟) 某NaCl样品中可能混有CuCl2、MgCl2、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取该样品1l.7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6.7g白色沉淀。则关于该样品组成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BaCl2 , 可能有CuCl2 B . 一定有BaCl2 , 可能有MgCl2 C . 一定有MgCl2 , 可能有CuCl2 D . 一定有MgCl2 , 可能有BaCl2
  • 1. (2024·宜州模拟) 分离、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生石灰和石灰石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滤渣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C

    鉴别氧化铜粉末和铁粉

    用磁铁吸引

    D

    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

    A . A B . B C . C D . D
  • 1.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且能供呼吸。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C的化学式:①,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③反应。
    2. (2) 反应④的应用有 (写一条)。

  • 1.  
    1. (1)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2. (2)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Ⅰ:CO;猜想Ⅱ:CO2;猜想Ⅲ:

    3. (3)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4. (4) 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 (填序号)成立。
    5. (5)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取一定量碳粉和4 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

      m1

      m2

      B+C(广口瓶+混合液)

      m3

      m4

      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 (m1﹣m2)(填“>”“<”或“=”)。

    6. (6) 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7. (7)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1. (2024·邗江模拟) 向溶液X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溶液X中一定含有的微粒是(   )
    A . Cl- B . C . Ca2+ D .
  • 1. 属于氮肥的是(    )
    A . B . C . D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