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昭阳模拟)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 (1) 小组同学利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氢氧化钠属于(填“酸”“碱”或“盐”)。
    2. (2) 硝酸钾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料。下表是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数据。

      温度/℃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1.6

      45.8

      63.9

      85.5

      ①4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②小敏配制硝酸钾营养液时,操作过程如图所示。现要配制20%的硝酸钾营养液,需向烧杯C的溶液中加水g。

    3. (3) 向一支装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图A实验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图B实验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图D实验是向图C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判断图B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为(填化学式)。

  • 1. (2024·沅江三模) 小郑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不可能是(   )

    A . 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B . 纯碱和稀盐酸 C . 硝酸铵和水 D . 烧碱和水
  • 1. (2024·沅江三模) 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⑴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 1. (2024·湖北一模) 如图是KNO3、NaCl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NaCl大 B . 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KNO3 C . 40℃时,KNO3的饱和溶液比NaCl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 . 10℃时,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KNO3溶液
  • 1. (2024·湖北一模) 向一定温度、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钙,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温。下列图像符合实际变化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 . 稀硫酸 B . 生理盐水 C . 蔗糖溶液 D . 碘的酒精溶液
  • 1. (2024九下·广西开学考)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 . 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 1. (2024·衡阳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量筒读数 C . 倾倒液体 D . 过滤
  • 1. (2024·衡阳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 (1) P点的含义是
    2. (2) 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填“能”或“不能”)形成80g溶液。
    3. (3)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 1. (2023·澧县三模)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 . NaCl、NaOH、NH4NO3    三种固体        (水) B . 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 . 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 . 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