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广西模拟) 我国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运行近10 s。铋系超导线是制造“东方超环”线圈的重要材料,已知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Bi B . 铋属于金属元素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209.0 g D . 铋原子的中子数约为126
  • 1. (2024·广西模拟)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6000 L氧气加压可装入40 L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C .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 .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 1. (2024·广西模拟) 用化学用语表示:
    1. (1) 硅元素
    2. (2) 2个氢分子
    3. (3) 3个镁离子
    4. (4) 氯化亚铁
    5. (5) 标出硫酸铜中硫元素化合价
  • 1. (2024·宜州模拟) “推理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 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B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 .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1. (2024·宜州模拟) 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八月桂花香——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 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 1. (2024·宜州模拟) 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所示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结原子的质子数为40 B . 氯化锆的化学式为ZrCl2 C . 锆元素所在的周期为第二周期 D . 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 1. 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实

    解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

    CO2分子很小

    C

    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 . A   B . B   C . C   D . D
  • 1.

    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方便简明地表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 B . 钙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C . 钙元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 D .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0g
  • 1. 有些人睡觉常常磨牙,是因为人体缺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单质
  • 1. 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为原子 B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重新组成新分子 C .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改变 D . 在化学反应变化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