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如图所示的声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B . 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 . 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 . 丁图:工厂车间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 山西莺莺塔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 .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 1. 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  B .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 C .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D .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
  • 1. (2022八下·象山期中) 图中属于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放低些 B . 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C .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D . 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 1. (2023七下·嘉兴期末) 生活中的实验往往可以揭示声现象的本质。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得越快,声音越尖,说明响度与频率有关 B . 图乙:将播放音乐的扬声器对准烛焰,烛焰会跳动,说明声音是以直线形式传播 C . 图丙:抽尽玻璃罩内空气,闹钟的声音几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 图丁:为改善工作环境,工厂车间内的工人戴耳罩,说明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 (2023七下·东阳期末) 如图所示,为了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在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B .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 .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 1. (2023八下·余姚期末) 世卫组织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年轻人中约11亿人由于戴耳机听音乐、玩游戏,面临着不可逆转的听力损伤风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蓝牙耳机是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B . 听觉形成路径:声波→外耳道→听小骨→耳蜗→鼓膜→听神经→大脑 C . 长期用入耳式耳机,会导致耳内的听觉细胞受损,听力下降 D . 提高耳机音量,音乐的响度提高,音乐不需要介质直接传入人耳
  • 1. (2023七下·瓯海月考) 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 . 道路两旁载行道树 B . 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 . 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 . 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 1. (2023七下·柯桥期中) 中国制造的智能手机的性能已经能和国外大品牌媲美。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手机的个性化铃声不可能是噪音 B . 手机听筒的膜片振动产生声音 C . 手机是通过超声波进行联系的 D . 手机铃声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要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