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慈溪月考) 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敲击的方法使其发出乐音,是因为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引起的 B . 用同样大小的力从左到右敲击,音调依次升高 C . 向瓶子里吹气也能使其发出乐音,这是因为里面的水柱振动引起的 D . 用同样的方法向其吹气,从左到右音调依次升高
  • 1. (2024·上虞模拟)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如图某同学将小球按A→F 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被光照亮部分形状来学习月相变化。以下四图中与上述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 . 如图甲,学习声音的传播形式时,观察水波的传播方式 B . 如图乙,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镜子前后放两根相同的蜡烛 C . 如图丙,学习地壳运动时,将两本书对放在一起相互运动 D . 如图丁,学习茎对物质的运输时,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
  • 1. (2024·上虞模拟) 2023年11月4日,曹娥江城市人行桥正式开通启用。夜幕下,变幻的霓虹灯光秀,桥两边伴音乐舞动的喷泉,如添了一对翩然起舞的翅膀,加上流光溢彩的球幕,光影交错,让整座人行桥增添了梦幻色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霓虹灯内充入的主要是稀有气体 B . 音乐传入人耳在鼓膜处产生听觉 C . 喷泉过程中能量转化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 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如图所示为一款骨传导蓝牙耳机,使用时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耳机声和周围环境的声音对应的传播介质分别是( )

    A . 固体、固体 B . 固体、气体 C . 气体、气体. D . 气体、固体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科学课上同学开展了“制作简易乐器”的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体验声音、探究声音等环节。 
    1. (1) 体验:老师用尺子以不同的速度划过梳子,让同学们体验声音区别,并描述声音的区别。小科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声音的传播速度变快了,你是否赞同小科的观点,你能结合声音传播速度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吗?
    2. (2) 探究:老师要求设计实验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实验,提供了钢尺、塑料尺。 

      甲组利用钢尺设计了下表的实验,请将表中空缺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方案设计要求补充完整。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

      步骤一

      将钢尺伸出桌面一截,按住钢尺位置。 (看图填写字母),拨动钢尺位置D。

      获取事实和证据

      步骤二

      改变钢尺。 

      设置改变的量

      步骤三

      按住与步骤一同样的位置,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步骤一同样的位置。

      划线部分的目的是

      步骤四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

      多次实验,获取证据

      步骤五

      比较几次声音音调的变化,分析得出结论

      获取事实和证据,得出实验结论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荷兰的一个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km的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km到160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都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km的地方,人们却又清楚地听到了爆炸声。

    【材料二】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沿直线传播,一旦碰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往温度低的地方传播,于是声音就拐弯了。

    【材料三】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奇怪的现象,例如骆驼队白天在沙漠中行走时,队伍后面的喊声,队伍前面往往听不到等。

    1. (1) 材料一中,人在50km处比100km听到的爆炸声的响度要一些(填“大”或“小”)。
    2. (2) 生活在离火车轨道较近地方的人们发现,夜晚和早晨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楚,一到白天就听不太清楚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这主要是由于早、晚比白天的地表温度,声音向地表附近传播。 
    3. (3) 声音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沿直线传播,光与声音有类似性质: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沿传播。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二胡是一种具有民乐气质的弓弦类乐器。下列关于二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B . 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 D . 二胡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 1. (2023七下·台州期中) 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 (1) 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毫秒。
    2. (2) 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 (3) 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 (2023七下·台州期中) 如图所示为2022年1月26日航天员叶光富在空间站用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发声的;按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宇航员在舱内相互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而在空间站外他们却不能这样直接交流,原因是

  • 1. 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1. (1) 探究活动1: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

      过程

      现象

      结论

      一名同学轻敲桌子的一端,另一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另一端的桌面上,堵住另一只耳朵

      能听到敲击声

      声音能在中传播

      玻璃鱼缸中盛有水,水中有金鱼,用细棍轻敲鱼缸上沿

      金鱼立即受惊游动

      声音能在中传播

    2. (2) 探究活动2: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

      ①将一只电铃放在密封玻璃罩内,接通电源使电铃发声,此时听到电铃声。

      ②用抽气机抽出玻璃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随着空气逐渐被抽出,听到的电铃声逐渐变

      ③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的电铃声又逐渐变

      ④推理:如果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就完全图电铃声了。以上研究方法称为实验法(或科学推理法)。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