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拱墅二模)  小乐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测得的物距(u)、像距(v)、计算得到的物距+像距(u+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

    (u) /cm

    像距

    (v) /cm

    物距+像距(u+v) /cm|

    像与物大小比较

    像的虚实

    1

    60.0

    12.0

    72.0

    缩小

    实像

    2

    50.0

    12.5

    62.5

    缩小

    实像

    3

    40.0

    13.3

    53.3

    缩小

    实像

    4

    30.0

    15.0

    45.0

    缩小

    实像

    5

    18.0

    22.5

    405

    放大

    实像

    6

    16.0

    26.7

    42.7

    放大

    实像

    7

    14.0

    35.0

    49.0

    放大

    实像

    8

    12.0

    60.0

    72.0

    放大

    实像

    1. (1) 根据实验序号1~8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v随u的减小而
    2. (2) 根据实验序号的数据,分析比较u和v的大小关系与成像情况,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u>v;通过其他数据的分析,亦可得出“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u<v”的初步结论。
    3. (3) 根据实验序号 1~8的数据,分析比较u+v 随u变化的情况,推测凸透镜成实像时,u+v存在最小值, 当u在(选填“16.0~18.0cm”或“18.0~30.0cm”)范围内可找到这个最小值。
    4. (4) 某次实验时,将蜡烛放在图示 P 点位置,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像。若切除凸透镜的阴影部分,再将上部剩余部分向下移动,直到下沿在 O 点位置,此时光屏上仍有清晰像,此像的位置在原来成像位置的(选填“上方” “下方”或“原处”)。
  • 1. (2024·拱墅二模) 如图所示,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其左侧放置一支燃着的蜡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 若将光屏放在玻璃板右侧合适位置,光屏上会有蜡烛的像 B . 若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会远离玻璃板但大小不变 C . 若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则蜡烛能在平面镜中成等大的速像 D . 若将玻璃板倾斜,则无法观察到蜡烛的像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春节期间,小科和同学们到万松山游玩,当他为全体同学拍了一张合影后,又想为其中一位同学拍一张单人照,则他应( )
    A . 保持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不变,拉长镜头 B . 减小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保持镜头不动 C . 增大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缩短镜头 D . 减小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拉长镜头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温瑞塘河河面上经常会有一些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觅食捕鱼的情景。 

    1. (1) 白鹭在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一个正立的、(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虚像。白鹭看到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填”高”或”低”)。 
    2. (2) 白鹭的生殖方式属于,受精方式属于(选填字母)。 

      A.体内受精    B.体外受精  C.有性生殖  D.无性生殖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钿,馋得死”,这首童谣在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灯盏糕是温州的传统特色名点,温州十大名小吃之一,历史悠久,最远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般是用大米、黄豆磨成稠浆,加入面粉,包裹萝卜丝为馅料,油炸而成。灯盏糕圆边松脆,外皮酥软,内馅爽口,独具风味。

    1. (1) 面粉主要由小麦种子的加工而成的。 
    2. (2) 刚出油锅的灯盏糕,浓香扑鼻,金黄诱人,令人食欲顿生。 香味形成的部位在。 
    3. (3) 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盘子中的灯盏糕,这是因为光在灯盏糕表面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瑞安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 . 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B . 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 . 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 . 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小科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 (1) 选用器材有玻璃板、火柴、光屏(白纸)、蜡烛、刻度尺。小科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 (2) 小科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点燃蜡烛A,他发现:平板玻璃中蜡烛A的像偏低,他认为在图乙所示的1、2、3三幅图中,其中图(选填序号)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
    3. (3) 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白纸),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烛焰的像。
    4. (4) 小科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为进一步探究“眼睛的成像规律”,小科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晶状体,如图甲所示。水凸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自身厚度大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抽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 (1) 小科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安装至如图甲所示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同时可推断出此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选填“8cm”、“18cm"或“28cm”)。
    2. (2) 在所示实验场景下,小科把自己的眼镜给水凸透镜“戴上”,当从水凸透镜中注入适量的水后,他发现像再次变清晰了,由此判断小科戴的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若小科想摘掉眼镜,还可通过睡眠时使用角膜塑形镜(俗称“0K镜)来改变原本厚度均匀的眼睛的角膜弧度,实现视力的矫正,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科的眼角膜应该呈现哪种形态?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造成看不见钱的原因是光的。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入射角为度,若入射光线顺时针旋转了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