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温岭模拟)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某同学在下图所示的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其中符合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七上·东阳月考)  舞蹈是一门人体的艺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舞蹈的内容,表达出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舞蹈教室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甲、乙、丙、丁四名学生为了学校艺术节在教室内排练舞蹈,当老师从外面进入到图一所示位置时:

    1. (1) 请找出他能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学生:,并画出老师看到该同学对应的光路图。
    2. (2) 如图二所示,一位重400N的舞者静止站在地面上,请作出此时舞者的受力示意图。
  • 1. (2024七上·东阳月考)  对下列几种常见生活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
    A .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B . “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 C . 奥运会用凹面镜采集圣火——光的反射现象 D . 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 1. (2024七上·东阳月考) 如图所示是小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 (1) 此实验应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2. (2) 若小阳在Q和A'之间插入一个不透光的纸板,则小东看到的像____。
  • 1. (2024七上·东阳月考) 小东在超市购物后,通过收银机“刷脸支付”完成付款,这种“靠脸”的付款方式相比扫码支付更节省时间。
    1. (1) 收银机通过摄像机来捕捉人脸信息,收银机上的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2. (2) 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脸应该离镜头(填“远”或“近”)些。
  • 1. (2024七上·东阳月考)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安用发光的“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作为光源,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1) 如图甲所示,若此时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F的实像,光屏在(填“0-10cm”、 “10-20cm”、 “20-30cm”或“30-50cm”) 范围内移动。
    2. (2) 若要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小安应在步骤(1)的基础上将F(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同时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 (3)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后,直接在光屏一侧透过透镜用眼睛观察像。小安从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图乙中小安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
    4. (4) 下列对此实验装置的评价,正确的有____。
  • 1. (2024·上虞模拟)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通常会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如图某同学将小球按A→F 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观察被光照亮部分形状来学习月相变化。以下四图中与上述实验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A . 如图甲,学习声音的传播形式时,观察水波的传播方式 B . 如图乙,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在镜子前后放两根相同的蜡烛 C . 如图丙,学习地壳运动时,将两本书对放在一起相互运动 D . 如图丁,学习茎对物质的运输时,将枝条插入红墨水中来显示水在茎中的运输
  • 1. (2024·上虞模拟) 小虞进行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进行了小结和分析:
    1. (1)  (可多选)正确进行操作后,小虞在光屏上能看到的像有(填字母)。

    2. (2) 在某次实验中,小虞用图丙中的Ⅰ号透镜做实验,看到光屏上的清晰的像,此时把Ⅰ号透镜换成II号透镜,为了能再次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光屏不动,可以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蜡烛。
  • 1. 小明在家中用大小相同的象棋及网格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象棋在透明玻璃板中所成的像与a位置重合(如图甲)。随后又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到如图乙位置。有关本实验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图乙中象棋的成像位置是b B . 人眼应在玻璃板后的a位置这侧观察像的位置 C . 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D . 若将光屏放在a位置,象棋的像能呈现在光屏上
  • 1. (2024·浙江模拟) 探究光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如图所示,使一束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测量并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改变光束射向O点的角度,多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入射角

    10°

    20°

    30°

    40°

    折射角

    15°

    30°

    48°

    73°

    1. (1) 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入射角。
    2. (2) 做完第4次实验后,小宁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4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3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