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浙江期末) 将一株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检测仪测得一天中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甲所示的曲线。图乙是叶片表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表皮由大量无色透明.的表皮细胞组成,有利于光的透过;表皮上的气孔不仅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还是散发体内水分的“门户”。

    1. (1) 根据图甲分析,该绿色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的合成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消耗量。
    2. (2) 图甲中BC段与AB段相比,CO2浓度增加减慢,可能的原因是
    3. (3) 炎热夏天的中午,密闭容器中CO2浓度会出现图甲中FG段所示的变化,生物学上称之为植物的“午睡”现象,这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
  • 1. (2024·浙江期末) 如图所示是地球水循环示意图,根据示意图分析,下列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完成的 B .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C . 叶的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主要动力 D .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大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在地球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1. (2024·浙江期末)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树木的生长需要多年的时间。下列叙述符合科学原理的是( )
    A . 树苗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施加多种肥料,且施肥越多,树木生长越旺盛 B . 树木的根深入土壤,可将植物牢牢固定,同时不断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与水分 C . 树木仅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清晨的树林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不高 D . 树木移栽前先修剪部分枝叶,并选择清晨时分进行,是为了减少树木体内水分散失
  • 1. (2024·浙江期末)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部分热量;同时植物能通过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显著减少。
  • 1. 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等量红色液体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 . 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 . 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 . 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 1. 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 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B .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C .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D . 夏天早上和傍晚给植物浇水
  • 1. 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B . 水分是以气态的形式通过植物体而蒸发散失的 C . 蒸腾作用有利于降低叶片的温度 D . 蒸腾作用能促进茎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 1. 如图为测定蒸腾作用的简易装置,整个装置密封且充满水,管中留有一个气泡,将此装置放于阳光下,观察气泡的移动,根据标尺计算出气泡移动位置,进而计算出水分变化的数量,这一数量主要表示( )

    A . 光合作用消耗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B . 呼吸作用产生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C .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左移动 D .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气泡向右移动
  • 1. 为探究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其中最科学的一组对照实验装置是( )

    A . a和e B . b和f C . c和d D . a和f
  • 1.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却能把根吸收的水分运达数米高的顶部。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 (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吸收作用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