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龙湖模拟) 2024年1月17日,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携带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在加速升空过程中,飞船相对于地面是的;由于高速运动,飞船的外壳温度会比较高,为了给外壳降温,在飞船外壳上有特殊的涂层,该涂层可以瞬间(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气体,达到的目的。
  • 1. (2024·南海模拟) 春节后气温骤降,人们惊讶地发现天空中下起了“冰粒”。气象专家解释这种“冰粒”为“霰(xiàn)”,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形成的。下列自然现象与“霰”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 恒山的大雾 B . 汾河公园的雨 C . 双塔公园的露 D . 五台山的雾凇
  • 1. (2024·安徽)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则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 B . “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 C . 铜液冷却成钟是凝固过程 D . 铜液冷却成钟是凝华过程
  • 1. (2024·云南)  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把糖块加热成糖浆,这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现象;熬制糖浆的过程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糖的内能。
  • 1. (2024九下·营口期中) 小明在家中发现了爸爸防止血糖过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将葡萄糖粉末带到学校的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1)器材组装过程中,a、b、c三个装置正确安装顺序依次为,实验过程中使用搅拌棒搅拌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显示温度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7

    66

    75

    84

    84

    84

    84

    89

    94

    99

    (3)如表是小明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粉(填“是”或“不是”)晶体,其在熔化过程中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从第7min到第8min,试管中物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填“加剧”、“不变”或“减弱”)。

  • 1. (2024九下·厦门模拟) 某实验小组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温度计A测量试管中固体的温度,用温度计B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两个温度计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实验时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烧杯的热水中加热的目的是

    (2)图乙中图线2是温度计(选填“A”或“B”)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依据图乙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

    (4)最后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几乎相同,是因为

  • 1. (2024·重庆市)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过程搅拌试管中的海波是为了使它受热,海波的温度升高,内能;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

  • 1. (2024·重庆市)  小丽为妈妈的生日做了一桌美食(如图所示),下列对美食制作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锅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 砂锅煲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内能 C . 冰冻食物在解冻的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D . 食物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 1. (2024·成都)  小李同学在爸爸指导下,走进厨房进行劳动实践,他发现厨房里涉及到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冷冻室取出的排骨表面有“白霜”,“白霜”是固态 B . 在排骨的“解冻”过程中,排骨中的冰吸热熔化成水 C . 排骨汤煮沸后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液态 D . 排骨汤盛出后不容易凉,是因为汤能够不断吸热
  • 1. (2024·广安)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北国风光,千里封,万里雪飘”,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会放热,温度降低 B . “风雨送春归,飞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C . “一夜新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 “青青园中葵,朝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