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新余模拟) “化学萤火虫”实验是将加热过的三氧化二铬()加入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由4个原子构成       B.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C.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3       D.反应前后不变

  • 1. (2024九下·新余模拟) 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A . 组成观: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 B . 变化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 C . 能量观: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能量变化 D . 守恒观:8g硫和10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8g二氧化硫
  • 1. (2024九下·驻马店模拟) 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 . 该反应中涉及的氧化物有2种 C . 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丁质量比为1:l D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1. (2024九下·绵阳模拟) 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Z是该反应的生成物 B .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 C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 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
  • 1. (2024九下·绵阳模拟) “液态阳光”是指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极低或为零时制得的甲醇。我国科学家分别攻克了两大催化技术,使合成“液态阳光”(甲醇CH3OH)的两个生产环节效率大幅提高。如图一为“液态阳光”的合成示意图,图二所示为图一中环节2的反应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据图一分析:环节1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B . 据图一分析:环节2的反应中涉及到两种氧化物 C . 据图二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 . 据图二分析: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物质的质量比为1:9
  • 1. (2024九下·平谷模拟)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只有乙是氧化物 B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C .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D . 该反应中,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4:3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北京冬奥会中大量使用二氧化氯(ClO2)作消毒剂,ClO2可由NaClO2与Cl2反应制得。请计算:142kg氯气完全反应,理论上最多能生成二氧化氯的质量是多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ClO2+2NaCl)
  • 1. (2024八下·巴彦月考) “尔滨”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向一盛有组成的固体混合物烧杯中,加入109.1g水溶解制成溶液。然后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 (1)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生成气体质量(x)的比例式:
    3. (3) 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质量时,烧杯中物质质量为;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质量时,烧杯中除水外还含有(填化学式);
    4. (4) 样品中与氯化钠、碳酸钠的质量比为
  • 1. (2024八下·巴彦月考) 下列实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A . 氢气还原氧化铜:紫红色固体变成黑色,试管口有水生成 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 . 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8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
  • 1. (2024九下·福州模拟) 甲醛(CH2O)是空气污染物,国家规定教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最高允许浓度为。通过石墨负载MnO2催化剂使甲醛氧化,可将其转化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抽取某室内空气样品1m3所含有的甲醛被充分氧化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mg。
    1. (1) 求1m3所含有的甲醛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 (2) 该教室空气(填“是”或“否”)符合国家标准。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