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宝安模拟) 化学小组开展“从海水中制取餐桌上的食盐”实践活动,下列方案能完成任务的是( )

    选项

    任务

    方案

    A

    从海水中获取粗盐

    降温结晶、过滤

    B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精盐中的

    溶解,滴入少量溶液,过滤

    D

    检验精盐中是否含

    取样溶解,滴入少量溶液,观察现象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汕尾模拟) 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粗盐

    B.称取粗盐

    C.溶解粗盐

    D.蒸发滤液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汕尾模拟) 我国传统的海水晒盐工艺可得到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70g B . 海水晒盐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粗盐 C . 海水晒盐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 . 将t℃的氯化镁溶液降温到0℃,一定会析出氯化镁晶体
  • 1. (2024·潮阳模拟) 汕头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有较多杂质的粗盐。
    1. (1) 在做粗盐初步提纯的实验时,要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①操作A、B、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操作C中看到时,停止加热。

    2. (2) 用天平称量一定量的含氯化镁、硫酸钠和氯化钙的粗盐,并设计了如下流程进行除杂提纯,进一步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固体。

      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的A溶液”,其中A试剂是

      ②写出反应流程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白色固体Ⅱ的成分是 , 白色固体Ⅲ的成分是;(填名称)

      ④加入适量B溶液,B溶液是。(填化学式)

  • 1. (2024·金沙模拟) 中国古代采用卓简井汲取地下卤水,卤水主要含氯化钠和氯化钾。下表是氯化钠、氯化钾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1. (1)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在溶解度曲线图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两根曲线(选填“有”或“没有”)交叉点。
    2. (2) 20℃时,取40g氯化钠,分两次每次加入50g水。

      第一次加入50g水,乙烧杯中所得溶液属于(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丙烧杯中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若使丙中固体全部溶解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3. (3) 某地卓筒井获得的卤水中约含10%氯化钠、1%氯化钾以及其他少量的可溶性杂质,还有少量的泥沙。制作井盐流程为:钻井(修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

      “晒卤”将卤水中氯化钠浓度提升至约20%,“滤卤”是将泥沙过滤除去。请说出“晒卤”先于“滤卤、煎盐”的主要作用是

  • 1. (2024·德庆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两种物质在℃时溶解度相等 B . ℃时,把甲充分溶解在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C . 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D .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甲
  • 1. (2024九下·惠州月考)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届冬奥会体现了绿色办奥的理念。
    1. (1) 如图是以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碳的化合价为纵坐标制成的碳元素“价类二维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a点物质化学式

      ②写出由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

      ③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对图中b点对应的其中一种物质有这样的描述:“…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文中描述的物质是(填名称)。

    2. (2)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平衡,实现“零排放”),彰显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填字母)。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b.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节约纸张

    3. (3) 欲除去NaCl中混有的可溶性杂质MgCl2 , 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图所示流程: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写出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最终称量所得的NaCl质量(填“大于”或“小于”)原样品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 1. (2024·江门模拟) 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

    1. (1) 步骤①中,称量5.0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
    2. (2) 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 (3) 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填字母)。
    5. (5) 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当时,停止加热。玻璃棒的作用是
    6. (6) 甲同学所得的产率与其他同学比较明显偏低,下列哪些情况导致产率明显偏小____。
  • 1. (2023九下·揭阳月考) CuCl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的催化剂,以粗盐水(含CaCl2、MgCl2、Na2SO4)和Cu等原料制取CuCl的工艺如图:

    已知: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绿色固体Cu2(OH)3Cl。

    1. (1) 操作I、操作2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除外,填化学式)。
    2. (2) 反应I中,依次加入试剂①②③,若A为BaCl2溶液,则B为,加入该溶液的目的是。所得滤渣为反应中产生的沉淀,则滤渣中一共有种沉淀
    3. (3) 写出反应II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在工业上进行反应III溶解铜粉时,常加入足量稀硫酸并通入过量的氧气,其化学方程式是2Cu+O2+2H2SO4=2CuSO4+2R,其中R的化学是
    5. (5) 最终得到的CuCl沉淀采用真空干燥的目的是
    6. (6) 32gCu经过上述流程可得的CuCl最多是g。
  • 1. (2024九下·开州月考)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验证硝酸铵溶解时吸热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D .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