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双柏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B . 探究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的变化情况 C . 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D . 验证氨气能溶于水
  • 1. (2024·肇庆模拟) 水和乙醇(酒精)都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NaOH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OH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差别不大 B . 20℃时100g水中至少能溶解109gNaOH C . 0℃时NaOH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D . NaOH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能力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1. (2024·福田模拟) 溶液的导电性主要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离子个数。其它条件相同时,单位体积内离子个数越多导电性越强。已知KCl溶于水能完全解离出K+和Cl- ,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和导电性实验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 . t1℃时,KNO3溶液和K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t2℃时,向饱和KCl溶液中加入较稀的KCl溶液,灯泡亮度变大 D . 将t2℃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 (2024·潮州模拟) 图示是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 B . 20℃时,在50g水中加20 g形成饱和 C . 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D . 4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 (2023九下·盐田月考) 劳动最光荣!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洗洁精清洗碗筷

    利用溶解的原理去除油污

    B

    用洁厕灵清洗厕所

    利用洁厕灵的酸性

    C

    用活性炭给红糖脱色

    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D

    用纯碱蒸馒头

    纯碱能去除面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3九下·盐田月考) 常用作微量分析试剂,由于工业生产中需要添加氨水,所得产品中往往混有少量 . 右图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从混合溶液中提纯晶体 C .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 加入适量的水可实现溶液由转化
  • 1. (2024·桂林模拟) 图1为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点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 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C . 时,分别将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多 D . 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1表示为
  • 1. (2024·钦州模拟)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B . 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 C . 欲除去甲溶液中少量的乙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 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 1. (2024·西山模拟)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简易的天气预报瓶,瓶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和KNO3晶体。可根据瓶内晶体析出量来判断气温的大致变化。如将放置于20℃的环境下,出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出现如图丙和丁所示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丙一定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 B . 三种情况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丙>乙>丁 C . 三种情况的溶液所处外界温度的大小关系是丁>乙>丙 D . 三种情况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均一样多
  • 1. (2024·云南模拟) 2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60 g ZnSO4进行实验(忽略水的蒸发)。依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和Zn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0℃时,充分搅拌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160g B . 升温到40℃时,烧杯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C . 从60℃升温到8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 . 100℃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