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南模拟) 在趣味实验“点水成冰”中用到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如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 . 40℃时,将60g醋酸钠放入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 . 40℃时,醋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9.6% D . 将40℃时醋酸钠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 1. (2024·虎林模拟) 通过对溶液知识的学习,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 B . 热糖水降低温度后有固体析出,则原热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C . 可以用冷却海水的方式得到氯化钠固体 D .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工业上制备K2SO4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如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碳酸钙是的主要成分,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填化学式)。
    2. (2) 反应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3. (3) 通过分析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解释反应3中能得到K2SO4晶体的原因是:
    4. (4) 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溶液洗涤反应3所得晶体的原因是,为检验硫酸钾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填序号),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过量的BaCl2溶液                  B.过量的Ba(NO3)2溶液

    5. (5) 某K2SO4样品中混有NaCl杂质,可利用溶解度差异进行提纯。称取27.5g样品进行实验,过程如图(步骤Ⅰ加热至10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

      查阅资料:硫酸钾和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表:

      溶解度(g)

      温度(℃)

      0

      20

      60

      100

      NaCl

      35.7

      36.0

      37.1

      39.2

      K2SO4

      7.4

      11.1

      18.2

      24.1

      ①100℃时,NaCl的溶解度为g;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K2SO4g。

      ②滤液B中,K2SO4(选填“达到”或“末达到”)饱和状态。

      ③27.5g样品中NaCl的质量是g。

  • 1. (2023九下·广州模拟) 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使用时应及时添加冷水 B . 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放热,上层盏内油温升高,但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蒸发 C . 夹瓷盏表面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洗净 D . 下层中的水不断减少,此现象的微观原因是水分子发生化学变化而分解
  • 1. (2024·临川模拟)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是化学观念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NaOH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 .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霓虹灯
  • 1. (2023九下·揭西模拟) 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B . t2℃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C . t2℃时,将75g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溶质质量为5g D . 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 1. (2024·桂林模拟)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中含有少量乙, 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B .  时,  甲加人  水, 充分溶解得到  溶液 C . 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  降温至  时, 析出晶体质量: 甲大于乙 D .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升温至  时,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1. (2023·平南模拟) 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请结合表中数据和两者的溶解度曲线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A . 34<M<37 B . 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氯化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C . 将25g氯化钾固体加入到一杯50g40℃的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 D . 将5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此时所得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氯化钾溶液>硝酸钾溶液
  • 1. (2024·长沙模拟)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B .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 . 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1. (2024·长沙模拟) 如图是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10℃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30℃时,向 100g 水中加入 25g A 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 (3) B 中有少量 A 时,提纯 B 可采用 (填“蒸发”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B 物质。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