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吉安期中) 下图所示实验是九年级化学重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实验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只答一条),写出铜片上白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图2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填溶质或溶剂)的性质有关。
    3. (3) 图3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操作,玻璃棒的作用:
    4. (4) 图4实验探究中光亮铁丝插入硝酸铜溶液中的实验现象:,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1. (2024·青原模拟) 工艺师采用以柔克刚的手法,在铁板上涂上一种溶液即可得到红色的画作,该溶液可能含有(    )
    A . 硫酸铝 B . 硫酸铜 C . 稀硫酸 D . 硝酸银
  • 1. (2024·广东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金属活动性

    B.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鉴别盐酸和硫酸

    D.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广东模拟) 某学习小组利用锈蚀严重的废铜屑(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为原料回收铜,请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为三种氧化物;

    资料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①

    方案②

    1. (1) 方案①中,所得的黑色固体A为(写名称),写出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
    2. (2) 方案②中,溶液A中的溶质有(写化学式);写出步骤Ⅳ涉及到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3. (3) 步骤Ⅲ、Ⅳ、V共同涉及到的操作名称是
    4. (4) 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的优点是
    5. (5) 如图为铜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写出丙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步骤Ⅳ实现的是丁→点的转化。

  • 1. (2024九下·雷州模拟) 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 (1) “真金不怕火炼”描述的是金的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 (2) “打铁得靠自身硬”,反腐永远在路上。生铁的硬度比铁的硬度 (填“大”“小”)。
    3. (3) 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其中曾青就是硫酸铜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
    4. (4) 铜丝伸入到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5. (5) 武德合金(用50%铋、25%铅、12.5%锡和12.5%镉制成,它的熔点是70℃)常用于制作电器保险丝是因为它具有下列性质中的①熔点低、②能导电、③延展性能好、④不易氧化、⑤硬度大,正确的是             
  • 1. (2024·鄱阳模拟)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 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 1. (2023·柳南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某铁合金样品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22.6g铁合金样品盛放到锥形瓶中,将100g稀硫酸分成5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瓶中物质总质量(g)

    42.4

    m

    82.0

    101.8

    121.8

    (假设铁合金样品中只含有铁、碳两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硫酸(H2SO4)由元素组成。
    2. (2) 表格中的m的值为
    3. (3) 通过计算判断该铁合金样品是生铁还是钢。(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 1. (2023·昭平模拟)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 (1) 铝比铁耐锈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会在铁制品表面刷漆,其原理是
    3. (3) 《吕氏春秋》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注: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合金的硬度比其组分的硬度(填“大”或“小”)。
    4. (4) 只需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该试剂是____(填序号)。
    5. (5) 向一定质量的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锌粉。反应过程中溶质Cu(NO32的质量随加入锌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 1. (2024九下·东莞模拟)

    科学探究

    春节期间小睿同学看到长辈用“金粉”书写对联后,对“金粉”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并取少量样品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金粉”是一种具有颜料性质的金属粉末,大多由两种或三种熟知的金属组成。

    【提出问题】“金粉”的成分是什么?

    【进行猜想】

    猜想1:金、银;

    猜想2:铜、锌、金;

    猜想3:铜、铁、锌;

    猜想4:铜、锌。

    【实验验证】

    (1)取少量“金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试管底部有未溶物,溶液呈无色。同学得出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继续探究】

    (2)取试管底部的未溶物,在空气中灼烧,观察到,说明猜想2不成立。
    (3)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足量打磨过的铝片,一段时间后,发现铝片表面有附着物,发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探究结论】猜想4成立

    【反思评价】

    (4)实验设计的理论依据是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中涉及的金属的化学性质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反应,金属与反应。

    【拓展应用】

    (5)某些不良商家以假乱真,用“假黄金”非法牟利,小睿同学为鉴定市面上某饰品是否为“真黄金”,取一小块样品放在空气中灼烧,现象是
  • 1. (2024九下·东莞模拟) 取一定量铜粉、铁粉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硫酸,完全反应(酸溶)后过滤,将滤渣洗净、烘干后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金属元素在产物中显+2价)。固体质量与各步实验的时间关系如图。

       

    1. (1) 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为
    2. (2) 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01g)
    3. (3) d点物质的化学式为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