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沅江三模) 探究浓硫酸稀释操作中浓硫酸和水的注入顺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两个实验分别测得的温度变化如图2。沿漏斗缓慢加入等量液体后,观察到实验2中的湿润紫色石蕊纸条比实验1有更多红色斑点。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石蕊纸条变为红色说明硫酸易挥发 B . 实验2可能更易造成酸液飞溅 C . 0~30 s内,实验1比实验2放热缓慢 D . 实验1的操作是浓硫酸注入水中
  • 1. (2023·澧县三模) 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溶液一定显酸性,则显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 C . 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则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D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 1. (2023·澧县三模) 用括号内的物质不能区分的一组是(   )
    A . NaCl、NaOH、NH4NO3    三种固体        (水) B . K2CO3、Na2SO4、BaCl2三种溶液        (稀硫酸) C . 铁粉、碳粉、氧化铜粉末                (稀盐酸) D . NaOH、NaCl、Na2SO4三种溶液            (酚酞)
  • 1. (2023·澧县三模) 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的稀释    B . 给液体加热 C . 测定溶液的pH D .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 1. (2024·广西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加入稀盐酸后,A试管中的现象是
    2. (2)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D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组合有。(写出具体组合)
  • 1. (2024·广西模拟) 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烧瓶中的溶液在a点时滴加酚酞溶液显无色 B . 在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 C . 在c点时溶液加入碳酸钠粉末,无明显现象 D .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逐渐减少
  • 1. 金属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使用历史悠久、领域广泛。
    1. (1) 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序号关系最为密切。

      金属的密度;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金属的活泼程度。

    2. (2) 体温计中的液态金属是 ,生铁和钢的根本区别是 不同。
    3. (3) 多数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菱铁矿主要成分是

      铝土矿主要成分是

      辉铜矿主要成分是

    4. (4) 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铝表面容易形成 
    5. (5) 除去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下列试剂最好的是 ____填序号
    6. (6) 小高为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三种方案:

      合理的方案是 填序号

      写出合理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1.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铝可用作导线 B . 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 C . 氢氧化钠可用作调味品 D .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 1. (2024·昆山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混合后的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在无色碘化钾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B . 无色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混合,产生白雾 C . 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D . 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1. (2024·东台模拟) 在配制稀硫酸并制备氢气的实验中,下列装置和实验操作正确并规范的是(  )
    A . 量取浓硫酸 B . 稀释浓硫酸 C . 制取氢气 D . 干燥氢气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