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海珠模拟) 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实验①:水倒流进集气瓶,水面上升约 ,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 实验②: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反应过程伴随热量变化 C . 实验③: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有白雾,说明浓盐酸会与水反应 D . 实验④:在常温下为液态),可用该装置制备
  • 1. (2024·信丰一模)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测定溶液的pH C . 稀释浓硫酸 D . 熄灭酒精灯
  • 1. (2024·自贡模拟)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学习小组创作了“我是水”的情景剧剧本,以下是四位学生的台词,其中错误的是(  )
    A . 学生甲:“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不随意填埋垃圾,都是人类爱护我的表现。” B . 学生乙:“我可以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常温下雨水的pH<7。 C . 学生丙:“我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可灭火。” D . 学生丁:“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我,能生成我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1. (2024·剑河模拟)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至b段对应溶液的逐渐增大 B . 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和硫酸铜 C . 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 D . a至d段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
  • 1. (2024·剑河模拟) 某兴趣小组对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探究如图,请你参与.

    1. (1) 探究酸、碱、盐的部分性质

      ①实验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验乙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③实验丙中,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

    2. (2) 探究废液成分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和废渣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固体消失,废液呈无色.

      【资料卡片】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无色废液中除了酚酞外,还含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猜想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

    3. (3) 【实验设计】小组同学对取样无色废液后,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证明了猜想三是成立的.实验中应获取的证据为,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
    4. (4) 上述验设计中除了滴入碳酸钠溶液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证明猜想三是成立的.

      请把你的方法填写到空格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5. (5) 【反思总结】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可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有
  • 1. (2024九下·吉林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测溶液pH C .  点燃酒精灯    D .  稀释浓硫酸
  • 1. (2024·长沙模拟)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食盐水可以除去铁锈 B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冰箱除味剂 C . 衣服上的油污可用汽油乳化后除去 D . 烧碱(NaOH)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 1. (2024·长沙模拟)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波尔多液是无机铜素杀菌剂,是一种天蓝色胶状悬浊液。配制该农药的化学原理是熟石灰与硫酸铜起化学反应,生成碱式硫酸铜和硫酸钙。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2(OH)2SO4 , 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

    波尔多液本身并没有杀菌作用。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分泌出酸性液体,加上细菌在入侵植物细胞时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波尔多液中少量的碱式硫酸铜转化为可溶的硫酸铜,从而产生低浓度的铜离子。铜离子进入病菌细胞后,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

    配制波尔多液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配制时,加入药品的次序不可弄错,否则配制的药液会随即沉淀,失效。

    1. (1) 波尔多液溶液(填“是”或“不是”)。
    2. (2) 配制波尔多液时,用铁制容器(填“能”或“不能”)。
    3. (3) 用下列物质配制波尔多液时,往容器中加入药品合理的顺序是(填序号)。

      ①熟石灰   ②水      ③硫酸铜溶液

  • 1. (2024·长沙模拟)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 . 水银温度计用来测量体温:汞原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B .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C . 水结成冰: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D .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 1. (2024·长沙模拟) 我校初三化学小组的同学以“探究硫酸的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 (1) 【任务一】观察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图1实验中,小明同学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此现象说明浓硫酸溶于水(填“放热”和“吸热”)。

    2. (2) 【任务二】探究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

      图2实验中,小华同学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B,由此可知,不同,腐蚀性不同。

    3. (3) 【任务三】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按图3进行实验。

      试管2观察到的现象是

    4. (4) 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先将试管2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废液缸中,然后再将试管3反应后的物质缓慢倒入废液缸,观察,先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再将试管4中剩余物质倒入废液缸中,观察到沉淀消失。由此分析,原试管2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填化学式),废液缸中最终剩余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写出离子符号)。
    5. (5) 【反思】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根据上述探究结果,在检验废液时发现硫酸过量,为防止其污染环境,向该废液中加入适量的(填化学式),使溶液呈中性后再排放。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