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高邮月考) 如图所示是运动会比赛的场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网球被斜向上击出后,上升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B . 图乙中,使橡皮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 C . 图丙中,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 . 图丁中,拔河时,拉力较大的一组一定获胜
  • 1. (2024八下·高邮月考) 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飞叶转速变慢,惯性变小 B . 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 . 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陀螺受到重力和指尖对陀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 (2024八下·南充期中) 如图所示,物体A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画出物体A受到传送带对它作用的力的示意图。

  • 1. (2024八下·南充期中) 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则物体b与物体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N,物体c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N。

  • 1. (2024·南海模拟) 速度滑冰是一种冰上滑行竞速项目,运动员滑跑时呈蹲屈姿势,借助窄而长的冰刀,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及与全身协调配合而形成的周期性动作来获得滑行的最快速度。冰刀设计得很薄,首先是为了蹬冰启动、加速时获得抓地力。毕竟刀刃是嵌入冰里的,蹬冰时可以提供一个垂直于冰刀的作用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增大对冰面的压强从而降低冰的熔点,使接触面的冰熔化成水膜从而起到润滑作用。对于冰这种晶体来讲,熔化时体积是变小的,在压强比较大的时候,更倾向变为体积更小的液态,即其熔点会降低。这一点,可以从水的三相图中得到答案,如图乙所示。

    运动员的衣服也蕴含高科技,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越光滑的表面风阻就越小,恰恰是一种有肌理的凹坑结构面料,产生的阻力是最小的。在身体不同部位,凹坑结构的形状、大小、深度都是不同的。新款短道速滑服最大减阻率超过10%。

    高尔夫球的表面布满凹坑与运动员的衣服的表面有类似的原理,球在空气中高速运动时的情况如图丙,球前端与空气剧烈冲撞,产生巨大气压,而球后方的空气被排挤开,后方气压减小,于是产生方向向后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就是压差阻力,高尔夫球表面凹坑的作用就是将表层空气紧紧贴合在球面,使得空气与球的分离点更靠后,从而减小压差阻力。

    1. (1) 冰刀是通过的方式,增大了对冰面的压强,从而降低了冰的熔点,使冰熔化,从而起到润滑作用,以达到(填“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目的;
    2. (2) 其它条件相同时,图丙中球(选填“A”或“B”)是布满凹坑的高尔夫球,比光滑的高尔夫球飞得更(选填“近”或“远”);
    3. (3) 如图丁是高尔夫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高尔夫球最终会掉下来,是因为受到的作用。如果高尔夫球运动到最高点Q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高尔夫球将(选填“静止不动”、“沿a方向运动”、“沿b方向运动”或“沿c方向运动”)。如果改成竖直上抛高尔夫球,球到达最高点时(选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 1. (2024·南海模拟) 2024年春运期间,一轮接一轮的寒潮席卷全国,各地纷纷下起了冻雨,致使交通受到了巨大影响。冻雨的形成是因为大气出现了逆温层,致使水汽在下落过程中形成了过冷水(温度低于凝固点但因缺少凝结核而未凝固的液态水),过冷水落在冰冷的物体表面会立刻结冰,路面结冰就会导致摩擦力大大减小,出现人走路滑倒、汽车轮胎打滑的现象,从而造成交通影响。

    2024年春天来临,地处沿海地区的揭阳又迎来了令人苦恼的“回南天”。这是因为进入2、3月份后,逐渐有从海面吹来的暖湿气流,但由于有一轮接一轮的冷空气补充,南方的天气就进入了几天冷几天暖的“淬火模式”,冷空气的作用是使得墙壁、地面温度较低,暖湿气流到来时,遇到墙壁地板就会凝结成一片片的水雾。

    1. (1) 过冷水落在地面结冰后,路面摩擦力减小是因为,这时候行驶在路面上的汽车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回南天墙壁上水雾的形成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小明家为了防止家里返潮选择了紧闭门窗,将水汽挡在室外,并打开空调的“除湿”模式,但他仍观察到了玻璃窗上有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在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3. (3) 与此同时,寒冷的北方人们纷纷玩起了“泼水成冰”,将一定温度的水,泼向极寒的空中,视觉效果震撼,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泼水成冰的条件,小明在寒冷的室外(零下36℃)做了三次实验:

      实验一:把一杯10℃的水泼向天空,水在半空没有结冰,也没有惊艳的视觉效果。

      实验二:把40℃的水泼向空中,此时出现一些水汽,但是没那种惊艳的“泼水成冰”效果。

      实验三:使用95℃的热水泼向空中,奇迹出现了,热水划成弧线,形成完美的“泼水成冰”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泼出去的水最终形成的“冰”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1. (2024·南海模拟)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利用橡胶制品就能帮助我们掌握很多物理知识。冰壶比赛运动员一只脚穿橡胶鞋,另一只脚穿塑料鞋(图-1),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橡胶鞋底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冰面对鞋的摩擦;如图-2所示,用毛皮摩擦后的橡胶棒置于矿泉水瓶上方,再用另一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观察到两支橡胶棒会相互;如图-3所示,飞机上的着地轮装有搭地线或者用(选填“导电”或“绝缘”)橡胶做轮胎,可以及时把因摩擦而带上的电荷转移给大地,以免发生放电现象。

  • 1. (2024·安徽) 如图所示,一根有一定质量的木杆竖直悬娃在细绳下端,一只质量为 10kg 的子抱住木杆处于静止状态某一瞬间细绳突然断了,子本能地立即沿木杆使劲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若木杆始终竖直,猴子与地面的高度一直保持不变,g取10N/kg,则诙过程中猴子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

  • 1. (2024·云南)  如图所示是我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制造飞机应选用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大、密度、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的材料;飞机的机轮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摩擦。

  • 1. (2024·遂宁)  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理解错误的是(  )

    A . ①图:古人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是为了减小摩擦 B . ②图:船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 . ③图:中医使用的“拔火罐”技术利用了大气压强 D . ④图:司南能指南北是因为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