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 1. 2024年春运期间,一轮接一轮的寒潮席卷全国,各地纷纷下起了冻雨,致使交通受到了巨大影响。冻雨的形成是因为大气出现了逆温层,致使水汽在下落过程中形成了过冷水(温度低于凝固点但因缺少凝结核而未凝固的液态水),过冷水落在冰冷的物体表面会立刻结冰,路面结冰就会导致摩擦力大大减小,出现人走路滑倒、汽车轮胎打滑的现象,从而造成交通影响。

    2024年春天来临,地处沿海地区的揭阳又迎来了令人苦恼的“回南天”。这是因为进入2、3月份后,逐渐有从海面吹来的暖湿气流,但由于有一轮接一轮的冷空气补充,南方的天气就进入了几天冷几天暖的“淬火模式”,冷空气的作用是使得墙壁、地面温度较低,暖湿气流到来时,遇到墙壁地板就会凝结成一片片的水雾。

    1. (1) 过冷水落在地面结冰后,路面摩擦力减小是因为,这时候行驶在路面上的汽车惯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2) 回南天墙壁上水雾的形成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这个过程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小明家为了防止家里返潮选择了紧闭门窗,将水汽挡在室外,并打开空调的“除湿”模式,但他仍观察到了玻璃窗上有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在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
    3. (3) 与此同时,寒冷的北方人们纷纷玩起了“泼水成冰”,将一定温度的水,泼向极寒的空中,视觉效果震撼,如图所示,为了探究泼水成冰的条件,小明在寒冷的室外(零下36℃)做了三次实验:

      实验一:把一杯10℃的水泼向天空,水在半空没有结冰,也没有惊艳的视觉效果。

      实验二:把40℃的水泼向空中,此时出现一些水汽,但是没那种惊艳的“泼水成冰”效果。

      实验三:使用95℃的热水泼向空中,奇迹出现了,热水划成弧线,形成完美的“泼水成冰”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泼出去的水最终形成的“冰”是一种(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