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 (1) 请从物质的构成角度,将下列五种物质进行分类。选出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分类的依据是

      ①食盐中的氯化钠

      ②体温计中的水银

      ③实验室制取的蒸馏水

      ④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

      ⑤用于超导体等方面的C60

    2. (2) 盐的种类有很多,其水溶液也不只呈中性。比如:NaHSO4在水中可以解离出Na+、H+ , 所以它的水溶液呈性;我们知道小苏打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小苏打中的 , 可以与盐酸中的H+反应生成CO2和H2O,请试写出NaHSO4与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九下·哈尔滨模拟)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时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时甲的质量是 D . 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 1. (2024九下·济南模拟) 科学家利用“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B . 该反应前后的物质种共有三种氧化物 C . 该反应前后“N-掺杂石墨烯量子点”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发生了改变 D .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水分子和生成的氧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1. (2024九下·天桥模拟) 二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在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为天然气氯化法生产二氯甲烷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都保持不变 C . 反应生成的丙、丁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71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物,其中钠元素6.9g,再加入163.45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

    (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已知可能含有CuCl2、NH4Cl、(NH4)2SO4、CaCO3、Ba(NO3)2、KNO3物质中的两种或者多种按图进行试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过程中所发生的的发应均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物A加水过滤得到无色溶液B,可以推出混合物A中一定不含有(填化学式)。

    (2)气体F的化学式为

    (3)请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为进一步确定混合物的组成,取样品30g,按上述流程图进行实验,产生3.4g气体D,4.4g气体F,白色沉淀H的质量为2.33g。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还含有的物质为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硫在氧气中燃烧
    2. (2)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3. (3)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 (1) 图1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2. (2) 图2中A、B位于同于同一周期,因为他们原子的相同。
    3. (3) 图2中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 (4) 图2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时,则表示该粒子的符号为
    5. (5)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甲物质代表乙烯,其化学式为

      写出此微观示意图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 (2024九下·和平模拟) 下图是工业上生产尿素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尿素是复合肥料 B . 丁的化学式为 C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 1. (2024九下·焦作模拟) 酸、碱、盐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1. (1)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部分流程如下:通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该方法是由我国的制碱工业先驱发明的。

      A.张青莲       B.道尔顿       C.侯德榜       D.华罗庚

      ②在制纯碱过程中得到的常用来作化肥,该化肥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③在制碱过程中得到的也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原理是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 (2) 对无明显现象反应的研究是一项有趣而又重要的课题,某兴趣小组同学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主题酚酞展开项目式实践活动。

      ①图1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甲同学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图2中乙、丙两位同学选择了相同的实验方案,却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请分析乙同学的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③丁同学建议,在丙同学实验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某种药品,也可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选用的药品为(填字母)。

      A.锌粒       B.硫酸铜溶液       C.铜片       D.澄清石灰水

    3. (3) 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易变质,现取15g已部分变质的NaOH固体,加到50g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0.6g,求该固体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