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下列关于生态足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可计算转换 B . 生态足迹具有全球性 C . 人类消费的大多数资源和产生的废物是可以计算的 D . 生态足迹计算的土地是连在一起的
  • 1. (2024·汕头)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仅与经济效率提升、生产关系革新有关,还涉及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下列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培育良种、科学种植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B . 利用太阳能水生态修复系统可改善水质 C . 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可以减少碳排放 D . 利用CO2人工合成淀粉可增大生态足迹
  • 1. (2024高二下·图木舒克期中)  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人群年龄结构已经处于衰退型 B . 各地普降酸雨 C . 臭氧层出现空洞 D . 可利用的资源和空间有限
  • 1. (2024高二下·深圳月考) 下列有利于降低生态足迹、提高生态效率的合理途径是(   )
    A . 提高高耗能工业的比重,适当提高能源价格 B . 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 . 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国际合作 D . 限制资源、能源开发,减轻环境负荷
  • 1. (2024高三下·昭通模拟) 近年来,昭通市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了丰硕成果。关于建设“生态昭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对黑颈鹤的就地保护 B . 赤水河治理过程中选种了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 .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生活废水处理等措施能有效减小人类的生态足迹 D . 退耕还林减弱了人类对自然演替方向的干扰作用
  • 1. (2024高二下·仁寿期中)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 ②自驾旅游 ③高效农业 ④桑基鱼塘 ⑤一次性餐具使用 ⑥秸秆焚烧

    A . ①③④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②⑤⑥
  • 1. (2024高三·贵阳模拟)  近年来,贵州省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了丰硕成果。关于建设“生态贵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对黑颈鹤的易地保护 B . 赤水河治理过程中选种了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C . 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生活废水处理等措施能有效增大人类的生态足迹 D . 退耕还林减弱了人类对自然演替方向的干扰作用
  • 1. (2024高二下·自贡开学考)  下列有关生态足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 B . 不同技术和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足迹的数值不同 C . 碳足迹是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所需的森林和海洋面积 D . 人类采取生活方式不同,所需要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
  • 1. (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 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酸雨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B . 人口在地球上可以不断地增长 C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 人类活动会影响臭氧层的稳定
  • 1. (2024高二下·钦州月考) 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减少生态足迹,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态足迹的持续增大,可能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海平面的上升 B . 与开车相比,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可减少生态足迹,降低环境承受的压力 C . 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 D . 生态足迹减少,代表人类对生态资源使用达到了一种可持续的状态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