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江门模拟)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生理活动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 .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 B . 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 C . 米饭在口腔被唾液淀粉酶消化 D . 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针灸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排便异常、夜尿增多、多汗等临床症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参与上述症状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 B . 患者夜尿增多是因为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C . 针灸时,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使Na+内流 D . 针灸可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进而促进肠道蠕动以改善便秘症状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抑郁症会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其实抑郁症并不可怕,科学家对它的发病机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这将更有利于我们战胜抑郁。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 (1) 关于抑郁症发病机理的单胺假说认为抑郁症的发生与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5-HT)、多巴胺(DA)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缺乏有关。5-HT合成、释放、作用,回收及灭活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5-HT需通过方式释放,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结合,形成

      ②临床上可用药物SSRIs来提高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以缓解抑郁症状。根据上图提供的有关信息,试分析药物SSRIs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答3点)。

    2. (2) 5-HT是海马区产生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使人体产生愉悦的情绪。其分泌调节机制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如下图)。检查发现,抑郁小鼠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受损严重。

      ①激素甲的名称是

      ②关于郁症发病机理的神经内分泌假说认为抑郁症与小鼠的HPA轴被过度激活有关,结合上图分析HPA轴过度激活的原因可能是

      ③运动干预可降低CRH的分泌从而改善HPA轴的过度激活状态。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探究8周的有氧运动干预是否可以作为药物H治疗抑郁症的良好替代手段,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抑郁大鼠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正常大鼠若干只、治疗抑郁症的药物H、CRH定量测量仪、注射器

      实验设计思路: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研究人员在给予小鼠脚部一个电击的同时出现特定频率的铃声,小鼠在受到电击后出现僵直行为。经过数次这样的练习后,如果只给予特定频率的铃声,小鼠同样出现僵直行为,此时表明小鼠已经获得了条件恐惧记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鼠听到铃声出现僵直行为属于条件反射 B . 电击属于条件刺激 C . 条件恐惧记忆建立后可以消退 D . 出现僵直行为表明反射弧是完整的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倒伏不仅影响小麦产量、降低品质,还会增加收获难度。研究发现,在小麦抽穗期喷施人工合成的矮壮素,能影响茎秆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增强抗倒伏能力。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效果稳定 B . 喷施矮壮素时只需要注意控制喷施浓度即可 C . 喷施矮壮素后会促进小麦茎秆节间细胞伸长 D . 赤霉素与矮壮素在影响茎秆伸长方面起到协同作用
  • 1. (2024·广西模拟) 图甲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乙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的幼苗根尖产生的生长素需消耗能量通过极性运输从分生区到伸长区 B . 图甲ab、dc的结果都能说明生长素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 C . 图乙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不受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 D . 图乙表明12ppm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就是生根的最适浓度
  • 1. (2024·广西模拟) 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等)通过激活感觉神经突触前膜上的相关受体等一系列反应,使P物质(镇痛物质)释放减少、突触后膜超极化,最终减弱或阻滞痛觉信号的传递,产生镇痛作用,但具有成瘾性。科学家们利用河豚毒素(TTX,河豚体内含有的一种生物碱毒素)可以特异性且快速阻断Na+通道的特点,开发了TTX镇痛剂。通过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从而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相关作用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TTX作为镇痛剂有特异性强、见效快速且无成瘾性等优点 B . C物质和受体结合后,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C . 推测A、B、C代表的三类物质分别为TTX(河豚毒素)、P物质、吗啡类镇痛药 D . 产生痛觉的过程中,Na+进入膜内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膜内电位变化为由负变正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科研人员揭示了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机制,如图所示,TMK是一种位于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可以感受胞外生长素,从而促使质子泵的合成并运输到细胞膜上,随后质子泵将H+逆浓度运出细胞膜,引起细胞壁酸化,最终导致细胞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据图推测图中胞质体指的是位于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结构 B . 氧气供应不足不会影响植物细胞壁的酸化和细胞的伸长 C . 直接激活质子泵无法促进TMK基因缺失突变体生长 D . 生长素能调控核基因的表达还能促进细胞核的分裂,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调节植物的生长
  • 1. (2024·广东模拟) 肥胖会导致动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科学家认为肥胖是一种与脑部食欲控制功能失调有关的疾病。为探究引起肥胖的原因,科学家将两种肥胖小鼠D品系、O品系分别与正常品系小鼠的个体进行连体手术,效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学家在手术前提出假说1:肥胖者可能是血浆中缺少某种抑制食欲的物质(简称为L)而导致肥胖。通过手术将两只鼠的皮肤缝合在一起并连通两只鼠的毛细血管循环,目的是为了让两只小鼠的成分相同。两只小鼠需要具备近乎完全相同的遗传背景,从而保证细胞表面有相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以避免现象。
    2. (2) 连体鼠处理与结果如表4:

      表4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D鼠与正常鼠连休

      D鼠摄食量变化不大;正常鼠摄食量减少,最终饿死

      2

      O鼠与正常鼠连体

      O鼠摄食量减少,直至正常鼠水平;正常鼠摄食量变化不大

      对于两组连体鼠的实验结果,科学家认为:组(填序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直接支持其假说1。而另一组的实验结果则可以用假说2解释:相应品系的肥胖鼠体内能与物质L结合的(结构)缺失或损坏,导致L无法发挥作用。科学家利用上述的小鼠品系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实验验证了假说2,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和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

      ②实验结果:

    3. (3) 其他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关机理,进食会导致人体脂肪储存,引起脂肪细胞分泌物质L,L可以抑制脑部产生食欲使动物减少进食。人们用物质L作为药物来治疗人类肥胖,但该药在临床试验中的效果却因个体不同而不同,请分析原因
  • 1. (2024·广东模拟) 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前神经纤维受到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强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与人的长时记忆有关。图是海马区某区域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a2+/钙调蛋白复合体能引起大量谷氨酸释放 B . 突触后膜反应增强与AMPA受体量增加有关 C . 阻断了NMDA受体的作用依然能引起LTP D . 据图示机制判断LTP的产生属于正反馈调节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