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电白期中)  酒精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表列出了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选项共有(    )

    选项

    实验

    酒精的作用

    菊花的组织培养

    工作台、外植体、培养基等的消毒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溶解绿叶中的色素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洗去浮色

    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酒精和卡诺氏液一起制成解离液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防止小动物尸体腐烂

    A . 1项 B . 2项 C . 3项 D . 4项
  • 1. (2024高三下·广西模拟)  某科研团队构建了一套由硅纳米线和细菌组成的人工光合系统,可生产出O2和乙酸盐。硅纳米线阵列可以吸收太阳光,并利用光生成电子传递给负载在纳米线上的细菌,作为细菌固定、还原CO2的能量来源。该系统的光能转化效率超过了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自然光合作用效率,极大地助推了地球温室效应问题的解决。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人工光合系统的硅纳米线(阵列)相当于绿色植物的(答一种物质),该物质在叶绿体中的作用是
    2. (2) 有些光合细菌光反应的底物是H2O,而有的却是H2S,该人工光合系统中的细菌光反应的底物应该是H2O,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若要通过实验验证上述结论,可以采用法进一步研究。
    3. (3) 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光合作用效率高于大部分高等绿色植物的,从对光能的利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 (4) 已知该人工光合系统中将热醋穆尔氏菌和Au纳米团簇结合形成Au-细菌进行CO2的固定、还原,过程如图2所示。已知WLP通路是一种古老的碳固定通路,是Au纳米团簇。该细菌中的生命活动相当于光合作用的过程,该细菌相当于叶肉细胞中的(填具体场所)。
  • 1. (2024·广西模拟) 科研团队通过在水稻中过量表达OSA1蛋白,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水稻叶肉细胞通过分布于上的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该过程产生的ATP和NADpH为光合作用的阶段提供物质和能量。
    2. (2) 水稻叶片保卫细胞质膜表面的OSA1蛋白受光照诱导后活性提高,其功能增强,将H+大量运输到细胞外建立质子梯度,促进K+通过方式进入保卫细胞,导致细胞,而促进气孔打开。
    3. (3) 气孔导度增大,有利于提高植物的作用,促进根细胞对水和NH4+等无机盐的吸收;土壤高浓度的NH4+可促进对其的转运,进入根细胞的NH4+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利用TCA循环产生的2-0G,在相关酶的作用下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
    4. (4) 通过过量表达OSA1,一方面可促进气孔打开为光合作用提供足量的;另一方面可促进根系吸收NH4+ , 为光合作用过程中等物质的合成提供N元素,最终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 1. (2024·广东模拟) 调整行株距配置是优化水稻冠层结构(群体内植株个体之间,以及叶片、茎杆等器官之间的空间关系)、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产量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常用的行株距配置有行距与株距不同的栽插模式、宽行与窄行不同的栽插模式两种类型,如图所示。为探究不同行株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设置了3个行株距栽插水平,开展了相关基地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组别

    行距×株距(cm×cm)

    种植密度(株/m2

    叶绿素含量

    冠层温度(℃)

    气孔导度[mol/(m2·s)]

    净光合速率[μmol/(m2·s)]

    产量(kg/hm2

    CK

    30×12

    83.34

    33.58

    31.8

    0.18

    19.44

    8078

    R1

    30×14

    71.43

    35.98

    31.2

    0.26

    21.22

    8268

    R2

    (20+40)×12

    83.34

    37.26

    30.6

    0.22

    23.26

    10489

    注:冠层温度是指水稻冠层茎、叶、穗表面温度的平均值:气孔导度是指气孔张开的程度。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CK相比,R1处理的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增强叶片对光的捕获能力。水稻冠层温度降低,有利于叶片在高温天气下减缓,进而减少对暗反应的影响,最终使水稻植株产量提高。
    2. (2) 宽窄行处理(R2处理)有助于改善水稻群体透光度和通风情况,显著提高水稻群体产量的原因包括:①可以使到达作物中下层叶片,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利用效率;②可以为水稻植株提供,使R2处理的水稻群体暗反应速率提高。
    3. (3) 与CK相比,R1、R2处理水稻的叶绿素含量、冠层温度、气孔导度均与CK有差异,说明改变,均会影响上述光合指标,进而影响净光合速率和产量。
    4. (4) 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发现另一行株距配置为25cm×14cm的实验组也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若将本试验经验(3个实验组的研究结果)用于提高其他粮食作物的产量,则可以在种植试验时从等方向上调整行株距配置。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洋葱可食用的部分为鳞片叶,其管状叶可进行光合作用。以洋葱为材料开展相关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将洋葱鳞片叶研磨,制备匀浆,加入斐林试剂充分摇匀后可产生砖红色沉淀 B . 用层析液提取并分离管状叶的光合色素,可得到4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 C . 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用0.3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原生质层体积变小并与细胞壁分离 D . 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处理,可动态监测染色体的移动变化
  • 1. (2023高一下·上磺期中)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在滤纸中央滴一滴色素滤液,如图对其中的色素进行分离,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纸层析法提取绿叶中的光合色素 B . 由外向内的第一圈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 C . 如实验中未加CaCO3 , 则导致由外向内的第一、二圈颜色明显变浅 D . 由外向内第一、二圈中的色素含量较高,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 1. (2023高一下·上磺期中)  图1是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a~h为气体的相对值;图2为光照强度对该叶肉细胞CO2吸收量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图2甲时,图1中b、c、d、e的值均为零 B . 在图2乙时,图1中该叶肉细胞中h=c C . 图2中光照强度在丁点及之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D . 图1中当b、e为零且a、f不为零时,该叶肉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 1. (2024高三·茂名模拟)  某小组做了“探究叶龄对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纸层析法来分离叶片中的光合色素 B . 嫩叶与老叶的叶绿体色素总含量相等 C . 相同光照强度下嫩叶与老叶光合速率相等 D . 不同时期的叶绿素含量变化比类胡萝卜素的大
  • 1. (2024高三下·湛江模拟) 我国北方地区的冬油菜在油料作物布局和经济效益中起着深远的影响。抗寒性是北方寒旱区冬油菜生产获得高产稳产性的前提条件。为提高抗寒品质,选育抗寒品种,某实验室将已有的不同抗寒性冬油菜典型代表性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性)、陇油8号(强抗寒性)、天油4号(弱抗寒性),在20℃和一4℃条件下分别处理72h后,进行了光合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

    叶绿素含量/(mg·g-1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气孔导度/(m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20℃

    -4 ℃

    20℃

    -4℃

    20℃

    -4℃

    20℃

    -4℃

    陇油7号

    32.15

    22.86

    6.73

    5.11

    0.74

    0.35

    338.76

    272.44

    陇油8号

    31.56

    14.91

    7.65

    2.91

    0.73

     0.41 

    298.51

    300.12

    天油4号

    30.57

    9.45

    5.89

    0.12

    0.57

    0.12

    297.98

    280.72

    1. (1) 一般用(填试剂名称)提取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若叶绿素含量降低,主要影响植物对(填“红光”“蓝紫光”或“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在光反应中的用途有
    2. (2)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低温处理后陇油7号胞间 CO2浓度降低的原因是。-4℃条件下,陇油8号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填“气孔因素”或“非气孔因素”)引起的。
    3. (3) 结合表中数据,从光反应速率和暗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天油4号抗寒能力弱于陇油7号的原因是
  • 1. (2024·贵州模拟)  科学研究过程中,常需要从生物材料中分离和提取某些物质或组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小鼠成熟红细胞是提取纯净细胞膜的理想材料 B . 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b C . 凝胶电泳可分离DNA,差速离心可分离各种细胞器 D . DNA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蛋白质几乎不溶于酒精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