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八下·东阳期中) 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元素,请回答(均填化学式):

    元素名称

    1. (1) 上表元素中,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2. (2) 上表中的氢、氧元素可以组成两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氧化物是
  • 1. 钠与氯气的反应。

    实验操作

    取一瓶氯气,用镊子夹一小块钠放入玻璃燃烧匙中,点燃钠,将玻璃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

    实验现象

    产生,反应结束后观察到

    微观解释

    钠原子失去了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了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

    微观示意图

  • 1. (2024九下·临安模拟)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酒精燃烧之后的产物有哪些呢?在已知酒精的化学式为的前提下,同学们提出以下四个猜想:

    猜想一:酒精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猜想二:酒精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和水.

    猜想三:酒精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猜想四:酒精燃烧产物为____

    1. (1) 请完成猜想四:
    2. (2) 经过思考,小明直接排除了猜想,他的理由是:
    3. (3) 为了得出最终结论,小明设计了下图的检验装置,请对此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能检验出所有的燃烧产物

      能检验出部分燃烧产物

      检验不出燃烧产物

      指标二

      装置安全且无污染

      装置只能做到安全或无污染

      装置即有安全隐患又会污染环境

      根据评价量表,该模型的指标一可评为等级,请说出原因:

  • 1. (2024.宁波模拟) 小宁欲利用干燥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较为纯净的铜,进行实验。相关资料信息如下:

    A.氢气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

    B.铜和氧化亚铜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C.Cu2O+H2SO4=CuSO4+Cu+H2O

    【实验分析】反应后观察到的结果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为检验该红色物质是否为纯净的铜,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写出判断依据。

  • 1. (2024.宁波模拟)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窑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木炭从窑口送入燃烧室燃烧,通过反应生成C0。在釉中加上某种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称为“颜色釉”,传统的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钻为色剂的蓝釉。我省是青瓷故乡,青釉的“翠色”是还原焰(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这时窑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多)下使坯体内的高价铁Fe203 , 得到充分还原变成氧化亚铁而变成青色。

    1. (1) 为了提高窑炉内C0的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选填字母)
    2. (2) 请写出青釉的“翠色”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1. (2024·鄞州模拟) 小宁进行下列实验时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反应结束后,试管内红色物质又变黑了。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2. (2) 在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小宁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没看到明显现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微热,确定两者发生了反应。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
    3. (3) 在验证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中,小宁把一根铝丝浸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没看到明显现象。原因是把铝丝浸入到硫酸铜溶液前,小宁遗漏了一步实验操作:
  • 1. (2024·舟山模拟) 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若X是氯化钠,图中碱的化学式为:
    2. (2) 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填字母)。
  • 1. (2024·北仑模拟) 如图是用铜丝绕成的锥形螺旋罩,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随着铜丝罩的垂直下移,可观察到酒精灯火焰越来越小,当火焰正好被罩住时,最终完全熄灭。

    1. (1) 已知铜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量很快散失。根据该信息,可推断火焰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2. (2) 受热后的铜丝,表面会生成黑色物质(填化学式)。下移过程中遇到酒精蒸气,黑色的表面又会变回光亮的红色,这是因为黑色物质发生了(选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 1. (2024·滨江模拟) 小江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测定水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与氧化铜反应。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并组装一套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填接口处字母标号);
    2. (2)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水的组成(尾气处理装置及H2验纯等操作均未列出);若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 , 装置B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 , 装置C和其中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3 , 则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用含m1、m2、m3的代数式表示)。

  • 1. (2024·滨江模拟) 小科学习了物质的性质后,梳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与X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若X是氯化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请写出图中盐经一步反应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