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沿海滩涂上种植了上千亩秋茄林。秋茄的果实还长在树上时,里面的种子就已经开始萌发。当果实成熟落地时,种子能快速生根扎地,防止被潮水带走。
    1. (1) 秋茄的这种繁殖方式为生殖。
    2. (2) 秋茄的果实由其花结构中的发育而来。
    3. (3) 秋茄种子这种特殊的发育方式是长期的结果。
  • 1. (2024·温岭模拟)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更新,以下是人们对于如图所示“手指泡水起皱”现象的不同认识。

    材料一:最早的科学理论认为手指起皱的原因是渗透作用,由于皮肤最外层细胞吸水膨胀,表面积增大,在挤压之下发生了起皱现象,就和干黄豆泡水后表皮起皱相似。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现神经损伤的手指浸泡后不会起皱。经过实验验证,科学家认为起皱现象受神经系统控制。当皮肤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神经系统便会发出指令,使手指尖和脚趾尖的皮下组织血管收缩,体积随之缩小,从而起皱。

    材料三:2011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化神经生物学家提出,手指泡水起皱可能是g 种进化的表现。手指和脚趾上的皱纹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抓住水中的物体和在水中行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渗透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如果人的手指吸水是渗透作用引起的,那么其细胞内溶液浓度应外界溶液浓度,和植物根尖细胞吸水类似。
    2. (2) 材料三认为“手指泡水起皱”是进化的一种表现,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生物的进化是的结果。
    3. (3) 结合以上材料,请分析下列事实可作为支持“手指泡水起皱是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的证据有( )。
  • 1. (2024·东阳模拟)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备受科学家关注,与此问题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据推测,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原始生命 B . 冬天的雷鸟羽毛变换成雪白色,属保护色,有利于其躲避敌害和捕食猎物 C .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长颈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研究中华龙鸟化石后,科学家推断鸟类可能进化成爬行类
  • 1. (2024·湖州模拟)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不同小岛上生活着喙型不同的地雀其进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陈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

    A . 多种地雀具有共同的祖先 B . 地雀祖先存在喙型不同的变异 C . 地雀的喙型与其取食的食物相适应 D . 地雀为了获取食物进化出不同的喙型
  • 1. (2024·乐清模拟) 某细菌能快速繁殖和生长,在受到抗生素的作用后会产生抗药性,从而导致抗生素失去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快速进化”.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中,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 )
    A . 抗生素对细菌进行了自然选择 B . 抗生素使细菌快速产生了定向变异 C . 细菌在抗生素的作用下产生抗药性 D . 细菌的抗药性是不可以遗传的
  • 1. (2024·富阳模拟) 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杀菌作用,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目前已有8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对这种耐药性最合理的解释是
    A . 细菌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 B . 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变异 C . 细菌的耐药性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 耐药性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 1. (2024·镇海区模拟) 经过科学工作者长达8年的跟踪记录,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中金猫的生活规律基本被摸清。

    1. (1) 每年2-5月是金猫的产仔与哺乳期,其受精方式为
    2. (2) 研究者发现,保护区中的金猫有10种“色型”,他们是一个(填“种群”或“群落”)。
    3. (3) 随着夏季到来,金猫会跟随食草类动物向高海拔地区迁移,这是对环境的
  • 1. (2024·鄞州模拟) 安乐蜥是一类树栖性蜥蜴,其体表颜色会随情绪及周边环境改变,常被称作“美洲变色龙”。
    1. (1) 安乐蜥的趾宽大,爪尖锐,趾垫上有小钩,有利于攀附,这说明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
    2. (2) 巴哈马群岛每年的六月到十一月是飓风季节,生活在该岛的安乐蜥与其他地方的同类相比,前肢长度更长、后肢长度更短、前肢趾垫面积更大。小宁想验证安乐蜥的该形态特征是否与飓风有关,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一:选取一定数目、(填“相同”或“不同”)形态特征的安乐蜥攀附在木棍上面。

      步骤二:用大功率吹风机冷风档以一定强度的风吹安乐蜥,模拟飓风环境。

      步骤三:一定时间后停止吹风,记录每只安乐蜥在木棍上停留的时间。

      步骤四:分别统计每只安乐蜥的前肢长度、后肢长度、趾垫面积的大小。

      结果预测:若实验结果为,则说明小宁的猜想是正确的,飓风对安乐蜥确实具有定向选择作用。

  • 1. (2024·嘉兴模拟) 有同学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些现象,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木本植物,多数体表颜色较深,如叶为墨绿色,茎或枝条为黑褐色;而生活在炎热地带的木本植物,往往体表颜色较浅,如叶为浅绿色,茎或枝条为浅绿色。有些学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1. (1) 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以验证学者们的解释是否正确,请帮助完善实验方案:

      ①实验材料或器材的选择预处理:

      A.两种生长状况类似且体表颜色的灌木;

      B.所有植物根植于相同条件的土壤中。

      ②选定合理便捷的监测指标:植物体表的温度。

      ③实验处理和过程:仿照寒冷地带的自然光照条件,将两组材料置于低温条件下(℃),每次光照5小时。记录处理前后指标的量值。实验重复3次。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实验结论:若,则学者们的说法成立,否则无法成立。

    2. (2) 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ⅰ,ⅱ监测便捷。
    3. (3) 基于本实验,为了让引种的耐寒性较弱的树木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答出1点即可)
  • 1.  常常遭到暴风袭击的某岛屿,岛上的昆虫大部分无翅,部分昆虫的翅很发达,两者都适应当地环境。这一事实说明( )。
    A . 适应是相对的 B . 变异是定向的 C . 变异是不定向的 D . 两种变异都是环境变化引起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共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