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保定模拟) 氯化亚铜是常用的催化剂,为白色晶体,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水,在潮湿的空气中迅速被氧化成碱式盐。工业上用含铜化工原料铜矿砂(主要成分为及少量铁的硫化物等)来生产氯化亚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铜矿砂在焙烧前,要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
    2. (2) 向焙烧后所得固体中加入硫酸溶液进行酸浸,然后氧化、调除杂、过滤,得到纯净的硫酸铜溶液。其中氧化、调除杂的试剂分别可以是(均填化学式)。
    3. (3) 取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晶体,并将其放在磁力搅拌器上。然后用仪器A称量 , 并向仪器A中加入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转移至仪器B中,边搅拌边滴加的混合溶液(如图所示)。仪器A、仪器B的名称分别为。加入的作用是

    4. (4) 配制的混合溶液时,加入的作用是。反应环境尽可能维持在弱碱性或中性条件,否则会发生副反应生成 , 发生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 , 减压过滤分离,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干燥,称量。

      ①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②干燥需要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不能在潮湿的空气中进行,原因是

      ③称取产品和过量的溶液于锥形瓶中,不断摇动,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分别为。相关反应如下:。则产品中的纯度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 (2023高二上·未央期中) V1mL 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 . 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 D .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 1. (2023高二上·未央期中) 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 m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 (1)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D→
    2. (2)  若用标准浓度的H2SO4溶液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参看图示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石蕊

      B

      酚酞

      C

      甲基橙

      D

      石蕊

    3. (3)  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尖嘴部分应
    4. (4)  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是
    5. (5) 若酸式滴定管没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6. (6) 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
  • 1. (2023高二上·未央期中) 如图是向100 mL pH=1的盐酸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图像,根据如图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 . 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B .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1 C . 原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D .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
  • 1. (2024高二上·安康期末) 向20mL0.1mol/L的某酸HA中滴加 , 随NaOH加入溶液pH呈现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P点溶液的大于1 B . M点存在: C . N点存在: D . 水的电离程度:
  • 1. (2024高二上·安康期末)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图甲:检验的漂白性 B . 图乙:测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热 C . 图丙:电解精炼铜 D . 图丁:蒸干氯化铝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铝
  • 1. (2024高二上·黔东南期末)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乙   丙  丁

    A . 图甲是常温下用溶液滴定溶液的滴定曲线,Q点表示酸碱中和滴定终点 B . 图乙是的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说明平衡常数 C . 图丙表示通入饱和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 D . 图丁是反应生成的能量变化曲线,a表示变成气态原子过程中吸收的能量
  • 1. (2024高二上·黔东南期末)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的质量分数:一定条件下,将溶解并还原为 , 再以溶液作指示剂,用标准液滴定至全部生成
    1. (1) 配制标准液的过程中,溶液转移时的操作如图所示.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图中错误的地方有处,请指出其中一处:

    2. (2) 滴定时:

      标准液应盛装在(填“酸”或“碱”)式滴定管中,理由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写一个即可).

      ②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③到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④若称取试样 , 消耗标准溶液 , 则的质量分数为(用含m、c、V的代数式表示,不考虑操作过程中质量的损失).

    3. (3) 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____(填标号).
  • 1. (2024高二上·黔东南期末) 室温下,向两份浓度均为溶液中分别滴加的盐酸和溶液,向两份溶液中也进行同样操作,测得x[其中或Y]与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B . d点溶液中: C . b点到c点之间,始终大于 D . 溶液中的
  • 1. (2024高二上·海南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 (1) 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2. (2) 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3. (3) 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溶液温度

      中和热

      t1

      t2

      ΔH

      50 mL0.55 mol·L-1NaOH溶液

      50 mL0.5 mol·L-1HCl溶液

      20 ℃

      23.3 ℃

      50 mL0.55 mol·L-1NaOH溶液

      50 mL0.5 mol·L-1HCl溶液

      20 ℃

      23.5 ℃

      已知:Q=cm(t2-t1),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 , 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

      ①计算完成上表

      ②根据实验结果写出NaOH溶液与HCl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4. (4) 若用KOH代替NaOH,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