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信阳模拟) 关于滴定操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 , 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是 B . 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 C . 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 D . 滴定读数时,应双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
  • 1. (2023·湖北模拟)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三聚氰胺可用作食品添加剂 B . 使用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可以装碱性溶液 C . 可以向牙膏中添加Na2PO3F、NaF和SrF2等预防龋齿 D . 运输水果的过程中,可以在包装盒内加入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
  • 1. (2023·重庆市模拟) 实验室利用固体和反应制备无水 , 并收集该反应产生的光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省略)。

    已知:

    Ⅰ.光气与水易反应,能溶于溶液;

    Ⅱ.有关物质熔沸点如下表。

    物质

    熔点/℃

    1435

    1152

    -23

    -118

    沸点/℃

    4000

    1300

    76

    8.2

    1. (1) 仪器c的名称是,d中所装试剂为
    2. (2) 组装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处于打开状态,然后通入 , 此时通入的目的是
    3. (3) 通入一段时间后,保持打开,关闭 , 将装置A在85℃下进行水浴加热,此时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B中反应结束后,停止高温加热,将装置C在30℃下进行水浴加热,此时开关的状态分别为,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
    4. (4) 实验结束后,E中溶质除了有NaOH,还含有(填化学式)。
    5. (5) 称取B中所得产品6.34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液于带塞的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完全溶解后加入NaOH溶液形成绿色的沉淀后,再加入过量 , 小火加热至沉淀完全转变为溶液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再滴入指示剂,用新配制的0.20   溶液进行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36.00mL。

      ①写出加入过量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产品中质量分数为,若沉淀完全转变为溶液后,不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会导致质量分数(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 1. (2023高二上·吴忠期末) 室温下,向10.00 mL 0.1000 mol·L-1 HX溶液中滴加0.1000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滴定时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 HX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3 C . a点溶液中存在c(Na)=c(X) D . 滴定至a点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
  • 1. (2023高二上·吴忠期末) 25 ℃时,向10 mL 0.01 mol·L-1 NaCN溶液中逐滴滴加0.01 mol·L-1的盐酸,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溶液中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忽略体积微小变化)( )

    A . a点溶液的pH≥12 B . b点的溶液:c(CN)>c(HCN) C . c点的溶液:c(CN)+c(HCN)+c(Cl)=0.01 mol·L-1 D . pH=7的溶液:c(Na)+c(H)=c(Cl)+c(CN)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期中) 冬季下雪天气,使用道路融冰剂消除冰雪保证交通安全。氯化钙是道路融冰剂的主要成分,某实验小组欲测定市售融冰剂中氯化钙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10.0g样品,加入适量水溶解,配成溶液。

    步骤二:将上述所得溶液加水稀释,最后定容至

    步骤三:每次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2滴指示剂,用(硝酸酸化)标准液进行滴定,重复滴定三次。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使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待测液。排出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如图所示操作中的,然后小心操作使尖嘴部分充满待测液。

    2. (2) 用标准液进行滴定时,下列试剂可作为该滴定实验指示剂的是____(填“A”或“B”) [已知为白色沉淀,]
    3. (3) 滴定时注意观察锥形瓶内沉淀颜色的变化,根据(2)中所选指示剂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依据是
    4. (4) 表示指示剂酸根离子,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
    5. (5) 滴定结果如表,第1次滴定读数如图:

      滴定次数

      待测液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终点刻度

      1

      25.00

      a

      b

      2

      25.00

      0.00

      20.00

      3

      25.00

      0.20

      20.10

      第1次滴定终点时读数为;该市售融冰剂中氯化钙的纯度为

    6. (6) 下列操作会导致氯化钙的纯度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
  • 1. (2024高二下·邵阳期中) 向某0.1mol/L的二元弱酸H2A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各种含A微粒的百分含量(某含A微粒物质的量与所有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时, B . C . 时, D . 时,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期中) 苯甲酸是一种化工原料,常用作制药和染料的中间体,也用于制取增塑剂和香料等。实验室合成苯甲酸的原理、相关数据、实验步骤及装置图如下:

    反应原理

    名称

    性状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mL)

    溶解度(g)

    乙醇

    甲苯

    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

    92

    -95

    l10.6

    0.8669

    不溶

    互溶

    苯甲酸

    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

    122

    122.4

    248

    1.2659

    微溶

    易溶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0.34g(25℃);0.85g(50℃);2.2g(75℃)。

    根据下列实验步骤,回答相关问题:

    1. (1)

      Ⅰ.制备苯甲酸:在如图所示的三颈烧瓶中放入2.7mL.甲苯和100mL水,控制100℃机械搅拌溶液,加热回流。分批加入8.5g高电动搅拌器锰酸钾,继续搅拌4~5h。

      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
    2. (2) 反应4~5h后﹐静置发现现象时,停止反应。仪器a的作用是
    3. (3) 完成并配平该化学方程式:

      +KMnO4+MnO2↓+H2O+

    4. (4) Ⅱ.分离提纯:

      向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NaHSO3溶液的目的是

    5. (5) 上述“一系列操作”的顺序是____(用字母表示)。
    6. (6) Ⅲ.产品纯度测定:

      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乙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用K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KOH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滴定终点俯视读数,所测结果(选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 1. (2024·广东模拟) 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
    1. (1) Ⅰ.溶液的配制及浓度的标定
      溶液的配制

      ①配制100mL一定浓度的溶液需用到的仪器有(填字母)。

      ②配制溶液时,需要将固体溶解在浓盐酸中,原因为

    2. (2) 溶液浓度的标定

      量取10.00mL 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淀粉溶液、再用 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重复操作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已知: , 则该溶液的浓度为

    3. (3) Ⅱ.反应的探究

      预测现象1:向溶液中加入溶液,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作出该预测的原因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预测现象2: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4. (4)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溶液中浓度相同时的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其中溶液为Ⅰ中所配溶液,溶液浓度为。静置6小时观察现象,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并记录数据:

      序号

      2.0

      2.0

      2.0

      2.0

      2.0

      2.0

      20

      0

      1.0

      2.0

      5.0

      a

      20.0

      26.0

      38.0

      37.0

      36.0

      33.0

      23.0

      18.0

      12.0

      现象

      溶液接近无色透明

      出现褐色沉淀

      pH

      1.7

      1.7

      1.7

      1.8

      2.8

      5.4

      6.2

      ①请补充表格中的数据:a=

      ②实验ⅱ~ⅳ中,反应后溶液的pH基本不变,其原因可能是

      ③实验ⅵ和ⅶ的实验现象说明溶液中的水解与的水解相互促进(即发生了双水解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甲同学认为实验ⅵ和ⅶ中,除发生双水解反应外,还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分别取实验ⅵ和ⅶ中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填实验操作与现象),则说明猜想成立。

    5. (5) 请举出一种水解反应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
  • 1. (2024·湛江模拟) Na2S2O3标准溶液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常用的还原性标定试剂,但是固体通常含有一些杂质,且易风化和潮解,Na2S2O3溶液也容易被O2氧化。因此,Na2S2O3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常用进行标定。但是由于与Na2S2O3反应的产物有很多种,不能按确定的反应式进行,故无法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法确定浓度。故应先用与过量的KI反应,定量生成 , 再用Na2S2O3滴定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我们将这种联用的方法称为碘量法,碘量法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常用于一些无法直接滴定的反应的物质的间接滴定。

    已知:与KI的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进行得比较完全,故需放置约5 min。

    1. (1) 标准溶液的配制:

      ①配制480 mL 0.1 mol/L的标准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量筒、胶头滴管、

      ②将下述实验步骤A到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2. (2) 标准溶液的标定:取20.00 mL 0.017 mol/L 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5 mL 6 mol/L HCl溶液,再加入10 mL 100 g/L KI溶液,摇匀后用牛皮纸扎紧瓶口,静置约5分钟。用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后加入2 mL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3次,计算标准溶液的浓度。

      ①用量取220.00 mL 0.017 mol/L 溶液。

      ②加入KI摇匀后用牛皮纸扎紧瓶口的目的是

      ③如何判定滴定结束?

      ④列式并计算标准溶液浓度。

      溶液

      KI溶液

      20.00 mL 0.017 mol/L

      10 mL 100 g/L

      20.35

      20.45

      20.40

      21.20

    3. (3) 借鉴(2)的方法,用碘量法测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量取25.00 mL待测液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 mol/L 溶液25 mL,再加入10% KI溶液10 mL,然后用已知浓度的溶液滴定到淡黄色,加0.5%的淀粉溶液3 mL,用溶液继续滴定至终点。

      ①滴定时需加入硫酸。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为什么?

      ②写出溶液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 (4) 借鉴(3)的方法,某小组用碘量法测量磷酸铁锂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

      提出问题:是可逆反应,的存在是否会影响滴定?

      实验验证:①在磷酸铁锂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静置一段时间后,加入KSCN,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红;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取标准量的磷酸铁锂溶液,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加入过量的KI溶液,另一组加入等量的水。再分别使用溶液进行标定,发现消耗的溶液体积相同。

      实验小结:是否会影响滴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