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化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梅江模拟) 部分硫元素或铁元素的“价—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 d与足量a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B . g常用作涂料的红色颜料 C . 含2mol i的溶液最多吸收1mol b D . 常用d容器盛装c的浓溶液,因为d和c的浓溶液不反应
  • 1. (2024·新余模拟) 工业上煅烧含硫矿物产生的SO2可以按如图流程脱除或利用。

    已知:途径I、II、III中均有空气参与;硫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含硫矿物粉碎有利于提高“煅烧”效率 B . 途径II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CaCO32CaSO4+2CO2 C . 途径III产生的SO3也可以用浓硫酸吸收 D . 1molX最多可以与1molNaOH反应
  • 1. (2024·江西模拟) 实验室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并用来测定稀硫酸与Zn反应的速率,完成上述实验,下列部分仪器选用合理的是(  )

    A . ①②③⑥ B . ①④⑤⑥ C . ②③⑥⑧ D . ②③⑦⑧
  • 1. (2024·江西模拟) 25℃时,向0.1 mol/L的某三元羧酸(用表示)溶液中滴加0.1 mol/L NaOH溶液,溶液中含A微粒的分布系数(δ为某种含A微粒占所有含A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碳酸的()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b点溶液中: B . d点溶液的 C . 反应的平衡常数 D . 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 (2024·茂名模拟) 可用于食品工业、农业、染料业等,以下进行其性质的探究。
    1. (1) 的制备

      实验室可用固体和75%硫酸制备 , 其化学方程式是:

    2. (2) 的收集

      为收集纯净的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则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e。

    3. (3) 的性质探究

      ⅰ)探究与水的反应。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三颈烧瓶中,测得压强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计算0~50s烧瓶内的变化速率

      ②ab段变化及溶液的pH减小,表明与水发生反应,其方程式为,该反应的产物不稳定,可通过以下实验证明,请补充操作填在表格横线中。

      操作

      100s内压强变化/kPa

      待烧瓶中压强稳定后,将其置于热水浴中,重新测定压强变化

      ,证明该反应产物不稳定。

      ⅱ)探究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

      操作1: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③猜想:能使品红褪色的含硫微粒可能为

      已知:品红是一种棕红色晶体状有机染料,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酸,溶液呈红色。

      ④实验设计:小组结合以上信息,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使品红褪色的微粒不是请完成表格。

      操作2

      现象

      不褪色

  • 1. (2024·茂名模拟) 利用三通阀进行气体的性质探究装置如图所示,先通过旋转阀门连通注射器2、4收集气体,再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装置4的反应中,硝酸体现出氧化性和酸性 B . 旋转阀门,连通装置1、2,2中气体颜色不变 C . 连通装置1、2实验后,装置3中换成NaOH溶液可进行尾气的吸收处理 D . 装置4若换成浓氨水和碱石灰,可进行的性质探究
  • 1. (2024·茂名模拟) 部分含钠或硫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 . b、c均具有还原性 B . d、g、h中均存在共价键 C . a可与氧气一步生成d或e D . f一定可用做膨松剂
  • 1. (2024·茂名模拟) 配制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稀释浓盐酸

    B.振荡

    C.反复摇匀

    D.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1. (2024·岳阳模拟) 常温下,在10mL 0.1MOH溶液中滴加pH=1的盐酸,溶液中AG()与盐酸体积(V)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P点→Q点: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B . G点: C . D . F点溶液中:
  • 1. (2024高一下·禄劝期中) 自然界中的氮循环部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循环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硝化过程的反应物中,NH3属于盐 B . 氮元素可通过氨化过程从无机物转移到有机物中 C . 固氮过程中,N2可能做还原剂 D . 反硝化过程中,必须有O2的参与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