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七下·宁海期中) 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 . 在农田中大量施用化肥 C . 在干旱地区喷灌或滴灌 D . 在适宜的耕地上玉米与大豆套种
  • 1. (2023七下·北仑期中)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不对应的是(    )
    A . 依据性质和高度不同,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散逸层
    B . 依据溶液所含溶质的多少,将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C . 依据土壤中砂粒、粉粒、黏粒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砂土、黏土、壤土
    D . 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
  • 1. (2024七下·鄞州期中) 绿肥植物是一种专门用作肥料的栽培植物,作物成熟以后,可以就地翻压,也可以异地施用。在农业上利用绿肥植物的目的是( )
    A . 增加土壤中的水分 B . 增加土壤中腐殖质的含量 C . 给植物提供食物 D . 增加土壤中钾肥的含量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小蛟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土壤保水性。a中砂粒体积是b位中的一半,c中黏粒体积和b中砂粒体积相同,在三个装置中分别倒入半杯水,在相同的时间内渗出的水量如图所示(三个锥形瓶完全一样)。若图中所示的渗水量有一个是错误的,那么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

    A . a装置 B . b装置 C . c装置 D . 三个装置都没有错
  • 1. (2023七下·宁波期中) 我国的“探月工程”不断迈出新征程。在一次登月中,仪器在月球背面发现黏稠月壤,与美国登月所见截然不同。关于月球上的月壤组成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 . 空气 B . 微生物 C . 矿物质 D . 腐殖质
  • 1. 研究甲、乙两种不同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某人设计了4个不同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各装置中地下部分都处于相同环境中,地上部分都处于透明的封闭容器中。

    1. (1) 为了达到本实验的目的,应比较装置(填装置序号)之间的植物生长差异。
    2. (2) 以装置①④来进行对照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是(填“合理”或“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的枯叶落人泥土,成为土壤的部分。
    2. (2) “在用手搓土壤”的实验完毕后,要反复冲洗双手,是因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
    3. (3) 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会造成土壤缺少,从而影响根的
  • 1. 下列实验能说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的是( )
    A . B . C . D .
  • 1.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下列关于土壤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 )
    A . 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的必要条件 B . 生物活动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C . 岩石风化的产物逐步发展成土壤 D . 岩石经热胀冷缩等物理变化变成了土壤
  • 1. (2024·浙江期末) 土壤孕育了自然界的万物。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土壤 B .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C . 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物组成 D . 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