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排队时,为了排成一条直线,后边的人应看前面人的后脑勺,使前面所有排队人的脑袋都被前面人的后脑所挡住,这是利用了光的原理。
  • 1. 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要,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要。光在中传播得最快,每秒达;光年表示,属于长度单位。
  • 1. 自身会的物体叫光源。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填序号)。

    ①太阳 ②月亮 ③镜子 ④点燃的蜡烛 ⑤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⑥夏夜飞舞的萤火虫 ⑦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 1. 晚上我们经过路灯时,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其原因是;并且影长会变化,接近路灯时影子(选填“变长”或“变短”,下同),过了路灯后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关于光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0×108m/s B . 光的传播速度最大值为3.0×108m/s C . 光年是长度单位 D . 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水中筷子“折断” B . 小孔成像 C . 海市蜃楼 D . 水面倒影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 阳光强烈时发生反光的黑板 B . 正月十五明亮的月亮 C . 正在播放节目的液晶电视 D . 正在播放视频的投影仪幕布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雷雨交加的夜里,小林同学先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请问:
    1. (1) 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 (2) 小林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有多远?(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m/s)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 .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 .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原理相同的是(    )

    A . 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 . 手影表演
    C . 水中铅笔
    D . 露珠下的叶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