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浙江模拟) 如图所示是“物理之美,光影呈辉”主题科普摄影大赛的作品《树荫下的日食》,关于该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日食现象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B . 照片拍摄的当晚,当地天空中可能出现满月的月相 C . 树荫下的“日食”其实是太阳倒立、放大的实像 D . 树荫下的“日食”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 1. (2024·嘉兴模拟) 在清澈的池水中,小科看到鱼在慢慢游动,池底有鱼留下的黑色影子(如图)。

    1. (1) 水底的黑色影子是由于光的造成的。看到的“鱼”其实是鱼的像,其比鱼的实际位置(选填“深”或“浅”)。
    2. (2) 傍晚时,吹来一阵微风,会看到水面波光粼粼,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选填“漫”或“镜面”) 反射。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造成看不见钱的原因是光的。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瑞安乡村美景美不胜收:池塘正中长着千年古柏,水边白鹭悠走,水下鱼儿畅游……游客用手机拍下了这些场景。下列相关“影”的形成原理中正确的是( )
    A . 妈妈手机的“摄影”——光的折射 B . 水下鱼儿的“鱼影”——光的反射 C . 岸边白鹭的“黑影”——光的色散 D . 水中古柏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 1. (2024七下·瑞安期中)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各图中,与客观实际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龙湾模拟) 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 图甲:改变小孔形状,是为了研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是否有关 B . 图乙: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 . 图丙:抬起木板的B端使杯子倾斜,可研究折射角随入射角变化规律 D . 图丁: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是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 1. (2024·玉环模拟) 如图所示,“人造太阳”是氘核和氚核在超高温条件下发生核聚变变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此过程中,氘核和氚核需要具有很大的动能才能完成此核反应,这是因为氘核和氚核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静电(选填“引力”或“斥力”)。

  • 1. (2024·玉环模拟) 光与影的世界美妙无穷。下列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 . B . C . D .
  • 1. (2024·义乌模拟) 皮影戏,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通过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其中“影”形成的原因是()

    A . 光的反射 B . 光的折射 C . 平面镜成像 D . 光沿直线传播
  • 1. 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演示的一个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②在点A 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了。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