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七下·越城月考)  生物能否自然发生, 历史上曾经做过许多实验。

    雷迪的实验:如图甲,将两块相同的肉,放到两个一样的瓶子内。一个瓶口封上纱布,苍蝇不能进入; 另一个瓶敞口, 苍蝇能进入。一段时间后, 没有封纱布的瓶内有了蛆。

    尼达姆的实验:如图乙,将煮沸的肉汤放入一瓶内,立刻用软木塞盖住。几天后,打开瓶子,发现肉汤中滋生了大量微生物。

    斯巴兰扎尼的实验:如图丙,将肉汤放入瓶子后,直接将瓶口烧成封闭。第一次加热至沸腾2分钟,几天后肉汤中仍发现微生物。第二次加热至沸腾1小时,几天后,肉汤中没有发现微生物。

    巴斯德的实验: 如图丁, 将肉汤放入曲颈瓶,加热至沸腾1小时, 几天后,肉汤中未发现微生物。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雷迪实验中, 用两个瓶子做实验的目的是
    2. (2) 尼达姆的实验(选填“能”或“不能”) 支持生物会自然发生的观点。
    3. (3) 斯巴兰扎尼和巴斯德都将肉汤煮沸1小时是为了彻底
    4. (4) 使食物变质的细菌和真菌统称为微生物,它们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
  • 1. (2024七下·越城月考)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饲养家釜并观察其生殖和发育过程”时,探究了温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请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同种、同批、大小相似的蚕卵180枚,大小合适的纸盒若干等。

    [实验步骤]

    ①将蚕卵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三个纸盒中,标注为A、B、C,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温度为26℃、22℃、18℃条件下培养;

    ②置于的环境条件中;

    ③每天同一时间观察记录蚕卵孵化数量;

    ④计算不同温度下蚕卵孵化所需的平均时间。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26℃

    22℃

    18℃

    蚕卵孵化所需的平均时间(每天光照10小时,湿度控制在75%)

    9.2天

    12.1天

    24天

    [实验结论]

    [实验拓展]该小组同学还用其他不同品种的蚕卵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1. (2024七下·越城月考) 为了验证大豆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选择表中的组别(  )

    组别

    温度

    水分

    萌发情况

    1

    25℃

    没水

    不萌发

    2

    0℃

    水半淹种子

    不萌发

    3

    25℃

    水半淹种子

    萌发

    4

    25℃

    水淹没种子

    不萌发

    A . 1和2 B . 2和3 C . 3和4 D . 1和3
  • 1. (2024八下·鄞州期中)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用橡皮筋扎一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1. (1) 【实验1】

      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乒乓球被弹开。

      此实验说明了:______(填字母,多选)。

    2. (2) 实验1中,乒乓球的作用是:
    3. (3) 【实验2】

      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

      根据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 (2024·拱墅会考) 工业上常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冶炼金属锰。其工艺流程如下:

    “酸浸”:是将菱锰矿与稀硫酸混合制得硫酸锰(),

    “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酸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用氨水吸收。

    1. (1) 为了探究“酸浸”的最佳工艺条件,小乐先后进行了“矿酸比(菱锰矿与硫酸的质量比)”和“温度”对浸出率影响的实验,其中室温下“矿酸比”对浸出率影响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矿酸比

      1:0.4

      1:0.5

      1:0.6

      1:0.7

      1:0.8

      浸出率/(%)

      75.9

      83.8

      91.8

      92.8

      93.0

      小乐选择了“矿酸比”为“1:0.6”进行“酸浸”,其理由是。简要写出“温度”对浸出率影响实验的设计思路。

    2. (2) 现代化工生产必须考虑节能减排,在上述生产①~⑤过程中,符合“减排”做法的是
  • 1. (2024·拱墅会考) 灌溉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小乐采用了如图甲所示实验栽培装置,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

    组别

    自来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株

    浇水频率

    A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30

    1次/3天

    B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30

    1次/3天

    C

    不作处理

    30

    待填

    1. (1) 实验方案表中,C组的浇水频率应为,其中起对照作用的组别是
    2. (2) 小乐提出可以将小白菜中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其理由是
    3. (3) 如图乙所示为不同组别小白菜的产量,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4. (4) 根据实验结果,若要向菜农推广最佳增氧滴灌方式,还需要进行的调查研究是。(写出1点)
  • 1. (2024·拱墅会考) 小乐依据体积大小,将氢原子、肌细胞、太阳、月球标注在数轴的甲乙丙丁四处,如图所示。其中乙处标注的是( )

    A . 氢原子 B . 肌细胞 C . 太阳 D . 月球
  • 1. (2024七下·余姚期中) 在农业上通常用12%的氯化钠溶液选种。实验室欲配制该质量分数的溶液60g,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②中的错误之处是
    2. (2)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②→→③(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3. (3) 经检测,发现最后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编号)。
  • 1.  某中学对九年级学生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调查了九年级10个班共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患病时间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3

    3

    3

    11

    1. (1)  该项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2. (2)  该项调查是通过方法确定调查对象的。
    3. (3)  该校九年级男生在去年春季的发病人数占全年男生流感发病总数的比例为
    4. (4)  分析表中数据,去年该校九年级学生流感发病有何特点?
  • 1. 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1. (1) 提出的问题是
    2. (2) ②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
      ③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实验设置如下表所示。(青蛙受精卵随机分组)
      实验组别青蛙受精卵数量模拟环境
      100A
      100清水和化肥
      B清水和洗涤剂
      回答下列问题: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成蛙等阶段。
    3. (3) 实验组①中,A应是;实验组③中,B应是,原因是
    4. (4) 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5. (5) 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8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