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制取、收集、验满、检验CO2的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制取 B . 收集 C . 验满 D . 检验
  • 1. 为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利用斜槽、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探究活动。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碰上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 (选填字母)。
    2. (2) 若水平面是光滑的,(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 (3) 实验过程中,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 1. .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一),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二所示。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1. (1) m点的数值是
    2. (2) 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反应。
    3. (3) 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4. (4) 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计算过程)。
  • 1. 工程设计是一个迭代更新的过程。为实现窗帘升降的自动化,小科设计的电路从图甲设计①到设计②,实现了窗帘升降电动化,后加入电磁铁、光敏电阻Rₓ、保护电阻R0等元件,设计了设计③电路,实现窗帘能根据户外光强度一键(S2)控制升或降。闭合开关S2 , 当光线较强时,电动机控制窗帘上升,当光线较弱时,电动机控制窗帘下降。

    1. (1) 图甲中,设计②比设计①多了一个电源,能达到通过切换开关改变,从而改变电动机转向的目的。
    2. (2) 光敏电阻Rx 的阻值随光照强度E(单位:cd)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结合光敏电阻的特点,可推断当设计③中闭合开关S2时,工作电路中U2正常供电,则电动机转动实现窗帘自动(填“上升”或“下降”)。
    3. (3) 在设计③中,控制电路电压为6 V,保护电阻 R0为6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表示数为0.5 A时,电磁铁将吸引衔铁改变电动机的转向,从而调整窗帘的升降。请根据图乙,求出引起电动机转向发生变化的光照强度。(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4. (4) 若要使窗帘在光照强度更高时才开始改变电动机转向,可采取的措施如等(写出一种即可)。
  • 1. 实验室久置的NaOH溶液试剂瓶瓶口“长出”如图甲的白色固体,猜测是残留在瓶口的 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 反应生成了 Na2CO3。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 (1) 用瓶口白色固体进行下列3个实验,其中可验证以上猜测的方案有。(填序号)

      ①在加入少量白色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在加入少量白色固体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淀产生;

      ③在加入少量白色固体和水的试管中,滴加酚酞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2. (2) 取5g白色固体(样品),按图乙实验探究白色固体中的碳酸钠质量分数。装置B反应结束后,还需要继续通入空气,否则立即测量会导致测量值(填“大于”或“小于”)实际值;完全反应后正确测量,测得D装置增重1.1g ,则白色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1. 如图所示,质量为 60 kg的搬运工借助滑轮组抬运货物M,拉动绳子使货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被抬升到离地2m高的位置,随后汽车倒入进行装载。已知货物 M 的质量为 40 kg,动滑轮的质量为 10kg,不计绳子重力和摩擦。求:

    1. (1) 将货物抬离地面,搬运工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力?
    2. (2) 货物被匀速抬升过程中,搬运工施加的拉力的功率为多少?
    3. (3) 该滑轮组工作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 (4) 若绳子最大能承受700`N的拉力,则搬运工利用此装置能提起质量最大的物体是多少 kg?
  • 1. 纳米级碳酸钙在橡胶、塑料、造纸、化学建材等多个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制备方法有复分解法、碳化法等。复分解法主要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等方法,使氯化钙与碳酸钠相互反应来制取纳米级碳酸钙;碳化法的大致流程如下图。

    1. (1) 在用碳化法生产生石灰与生产石灰浆这两种物质时,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分别为
    2. (2) 若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含量为80%,其余成分不参与反应,则1t石灰石经高温煅烧后最多可生成t二氧化碳。
    3. (3) 若用复分解法制备1t纳米级碳酸钙,至少需要多少质量的氯化钙?
  • 1. 小科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选取的电源电压恒为6 V,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4.5 V”。

    1. (1) 甲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左”或“右”)移至阻值最大处。
    2. (2) 若电压表0~15 V量程损坏,在不更换电路元件的前提下,通过的方法调整电路,仍可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 (3) 调整好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 (4) 为了提高测量精确程度,小宁认为:“因灯泡额定电压已知,故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出灯泡电阻的平均值 ,然后利用额定电压和电阻求出灯泡额定功率”。小宁的方案是否可行,请你评价小宁的方案,并说明原因:
  • 1. 为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小科同学按以下步骤开展探究:

    步骤一:在编号为A、B、C、D的4支空试管中各注入5 mL稀盐酸。

    步骤二:用砂纸打磨大小相同的镁片、铜片、锌片和银片,同一时间分别投入 A、B、C、D试管中,再立即将带有相同气球的橡皮塞塞紧。观察试管中的现象。

    步骤三:将砂纸打磨后的铜片投入E试管,注入5 mL浓度为 10%的硝酸银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进一步探究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请回答:

    1. (1) 用砂纸打磨金属表面的目的是
    2. (2) 实验过程中能够产生气泡的试管是(填A~E的字母)。
    3. (3) 对于能与酸反应的金属,通过产生气泡的速率不能准确判断活动性的强弱,此时可通过的实验进行比较。
    4. (4) 为探究 E试管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变化,小科向试管中加入质量为 m1 的硝酸银溶液,然后放入铜片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m2 , 则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m1m2
  • 1.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它在磁性材料等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了获得四氧化三铁,小科按以下步骤进行了实验:①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法制取氧气;②如图乙所示,用坩埚钳夹住螺旋状的铁丝上端,在酒精灯上点燃系于螺旋状铁丝下端的火柴杆,待火柴杆将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满氧气且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③收集集气瓶中的黑色固体物质。请回答:

    1. (1) 装置a的名称为
    2. (2) 在制取氧气时,锥形瓶内开始出现气泡时不能马上进行气体的收集,这是因为
    3. (3) 利用以上方法获得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若要检验收集到的黑色固体是否具有磁性,你所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