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扬中模拟) 用8N的水平拉力拉着质量为2kg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如图为物块运动的s﹣t图像,则物块运动的速度为m/s,在10s内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J,若其中50%转化为物块的内能,可使物块温度升高℃。[物块的比热容为0.8×103J/(kg•℃)]。

  • 1. (2024九下·扬中模拟) 如图所示,重10N的物体M,其上表面通过测力计与电梯顶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力计在不同的时间段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0-t1可能向下运动 B . 物体t1-t2机械能保持不变 C . 物体t2-t3可能加速直线运动 D . 物体0-t3机械能在增大
  • 1. (2024九下·扬中模拟) 图甲中小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 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D点时一切外力消失,过山车动能为零 B . B点到C点的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C . D点到E点的过程中,过山车速度越来越快,过山车机械能守恒的 D . 过山车的机械能在B点最大
  • 1. (2024九下·扬中模拟) 如图所示,小京用水平推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京对车的水平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 . 车受到的支持力与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若小京撤去对车的水平推力,车的运动状态将会发生改变 D . 若小京撤去对车的水平推力,小京仍对车做功
  • 1. (2024九下·高坪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步骤甲、乙、丙中小球质量分别为m、2m、3m)。

    (1)让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目的是使小球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

    (2)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判断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

    (3)A同学认为由步骤乙和步骤丙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你认为他的观点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4)通过比较步骤甲和(选填“乙”或“丙”)可以判断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 1. (2024九下·高坪模拟)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实心物体A从深井中吊出来,拉力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60N,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始终为1m/s。则物体被完全拉出水面后,拉力的功率为W;物体浸没在水中被吊起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

  • 1. (2024九下·高坪模拟) 在中国科技馆的展厅里,摆着一个如图所示,叫做“最速降线”的展品:两个并排轨道的起点高度一样,终点高度也一样:一个是倾斜的直轨道,另一个是向下弯曲的弧形轨道。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同时分别从直轨道和弧形轨道的起点释放,弧形轨道上的乙球先到达终点。考虑摩擦阻力,则关于两小球从起点至终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球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 . 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的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的功少 C . 甲球所受重力对甲球做功比乙球所受重力对乙球做功慢 D . 甲球的重力势能全都转化成了动能
  • 1. (2024九下·高坪模拟) 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脚踏碓给稻谷去壳的过程,用脚连续踏木杠的一端,另一端的碓头就会连续起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脚踏碓在应用中属于省力杠杆· B . 碓的头部较细,是为了增犬压力 C . 使用这种杠杆可以省功 D . 脚踩位置有粗糙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 1. (2024八下·安平月考) 如图所示,比亚迪仰望U8是国内首款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车,填补了我国在豪华车市场的空白。质量为2.5t的仰望U8在平直的公路以20m/s上匀速行驶,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0.2m2 , 求:

    (1)仰望U8静止停在水平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2)仰望U8匀速行驶时牵引力的功率。

  • 1. (2024八下·安平月考) 汽车的超载、超速行驶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小东由此想要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其中

    (1)三次实验应让小球由静止开始滚下。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来反映的;

    (2)进行图丙实验,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掉落,需改进实验,再与乙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以下可行的方法是(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B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木块

    (3)善于动脑的小东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不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小球撞击时的速度(填“相同”或“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