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小金对某元素三种同位素的结构示意图,进行了相关阐述,不合理的是( )

    A . 图示的是氢元素 B . ”表示电子,带负电,质量远小于质子 C . ”表示中子,不带电,三种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 D . ”表示质子,带正电,与中子的个数和质量都相等
  • 1. 有三种原子,A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B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9个中子,C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和B是同种原子 B . B和C核外电子数相等 C . A和B是同种元素,且互为同位素原子 D . A和B核电荷数不同
  • 1.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

    时间

    科学家

    模型类型

    模型说明

    1897

    汤姆生

    面包葡萄干模型

    原子是一个球体,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

    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其中

    1911

    卢瑟福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行星模型)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的全部和几乎全部的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

    1913

    玻尔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改进)

    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上运动

  • 1. 原子的构成。
    1. (1)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和带负电荷的构成的。两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电性,因而原子呈
    2. (2) 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
  • 1. (2024八下·杭州期中) 学习科学必须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
    A . SO2、CO2中均含有氧分子 B . KMnO4 、K2MnO4 中锰元素化合价相同 C . Mg、Mg2+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D . Na'、Mg2+、A1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 1. (2024八下·杭州期中)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 (1)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又提出了“面包模型”,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2. (2)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a 粒子轰击金属箔,发 现有如图现象:①大多数 a 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a 粒 子 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 粒子被弹了回来。

      卢瑟福的 a 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现象中,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 (填序 号);通过实验,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中心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 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三个模型中你认为最符合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子结构模型在研究发现中不断改进。

  • 1. (2024八下·长兴月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科学家不断的探索。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 (1) 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2. (2)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象(如图)。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用字母表示)点。
    3. (3) 下列是根据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构建的原子模型,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1. (2024八下·长兴月考) 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甲是
    2. (2) 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
    3. (3) 图2表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三种微粒表示种元素。
    4. (4) 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 1. (2024八下·温州期中) 人类为揭示原子结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原子结构的认识发展史简单归纳如下:

    1. (1)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基于“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提出的。荧光屏设计成 360°环绕,是因为卢瑟福在实验前认为α粒子可能穿过金箔,也可能

      ①a粒子发生器——放出a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多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荧光屏——a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2. (2) 根据实验现象(如右图),不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填字母)

    3. (3) 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α粒子轰击氮原子,结果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击出,而α粒子留在了氮原子中,将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从现代观点看,被击出的微粒一定含有。(提示: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
  • 1. (2023八下·杭州期中)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

    周期

    0

    1H

    1.008

    2

    4.003

    3

    6.941

    4

    9.012

    5B

    10.81

    7X

    14.01

    8O

    16.00

    9F

    19.00

    10

    20.18

    11

    22.99

    13

    26.98

    14

    28.09

    16S

    32.06

    17

    35.45

    18

    39.95

    1. (1) 周期表中的①②③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①是(填名称)元素,②所代表的元素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或“失去”)电子;③所代表的元素与氮元素属于同一(填“周期”或“族”)。
    2. (2) 氕、氘、氚分别表示氢元素三种原子,其原子中数目不相等(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
    3. (3) ②和氯元素组成的物质是由(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