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嵊州模拟) 水稻从浸种催芽、移栽、生长到收获,整个栽培过程都有可能由于气候异常或栽培管理疏忽引起灾害(减产)。下面是《天工开物》记载水稻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三种灾害。

    一灾为种不入土,发生于播种期。如果田里积水过深,播撒稻种没有来得及沉下,这时猛然刮起了狂风,谷种就会堆积在秧田的一个角落。

    二灾为阴雨烦,发生于幼苗扎根期。移栽的稻秧还没有完全扎根的时候,一旦赶上阴雨连绵的天气,就会损坏一大半。

    三灾为谷粒沾湿自烂,发生于成熟期。水稻成熟时,如果遇到狂风,连续十几天阴雨,稻粒就会被吹落,浸湿发芽、甚至腐烂发霉。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中的2种灾害作出解释,并提出对应的减灾措施。

  • 1. (2024·浙江模拟) 麦芽糖是一种中国传统怀旧小食。如图所示为项目化学习小组的同学制作麦芽糖的流程:

    【任务一】培养麦芽: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6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 A、B、C、D、E、F,再铺上脱脂棉,在上面各放100粒饱满、结构完整的小麦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如表所示。

    实验装置

    A

    B

    C

    D

    E

    F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发芽数量(粒)

    48

    74

    82

    94

    86

    75

    1. (1) 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小组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 (2) 【任务二】发酵:混合麦芽与糯米。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小麦在发芽时会产生α-淀粉酶,它能分解淀粉。将长出“二叶包心”的麦芽洗净切碎,再将糯米蒸熟后降温至60℃,按照麦芽与糯米质量为1:5的比例搅拌均匀后放入电饭煲保温发酵6h左右,将发酵后的糯米过滤取汁。

      发酵所用的麦芽需要长到有“二叶包心”的程度,可能的原因是

    3. (3) 在混合过程中,先将蒸好的糯米冷却后才与碎麦芽充分搅拌混合,原因是
  • 1. (2024·绍兴模拟) 彩色棉是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的一种棉花,在吐絮时就具有绿色、棕色等天然色彩。

    1. (1) 控制彩色棉具有不同颜色的性状是由特定的决定的。
    2. (2) 棉花的花凋谢后结出小果子,称为棉铃。棉铃成熟后裂开,露出里面种子表皮上的茸毛,这就是棉花,如图所示。可见,棉铃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
    3. (3) 天然彩棉目前在纺织服装领域受到青睐,以下能说明值得推广它的观点有____。(多选)
  • 1. (2024·绍兴模拟) 实验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对下列有关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 图一实验装置中,种子1和种子3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 B . 图二用湿棉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 图三所示实验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 取图四中A、B叶片脱色漂洗后滴碘液,仅叶片A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1. (2024·龙湾模拟) 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水。下列实验中水的作用与叶片褪色实验中水的作用一致的是( )

    A . 海波熔化 B . 铁丝燃烧 C . 种子萌发 D . 燃烧条件
  • 1. (2024·龙湾模拟) 植物为了生存,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结构或技能来适应自然环境。
    1. (1) 喷瓜属于葫芦科植物,当果实成熟时,稍有触动便会从顶端将里面的种子连同粘液一起喷射出去,射程可达五六米远,故名“喷瓜”。

      ①喷瓜所属的植物类别是

      ②喷射出去的种子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喷瓜具有

    2. (2) 捕蝇草是虫媒花,能利用诱捕器(即特化的叶片)捕获昆虫,其花朵通常生长在高处,诱捕器在低处(如图)。从生物繁衍的角度分析,推测花朵和诱捕器位置高低不同的原因是:

  • 1. (2023七下·台州期中) 如图分别是绿色植物的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中的①是由图乙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 (2) 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3. (3) 大豆种子的胚通常包括(选填图乙中的标号)。
    4. (4) 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5. (5) 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来自于植物种子的____。
  • 1. (2023七下·台州期中) 小明利用保温箱、玻璃杯、蒸馏水、优良的豌豆种子来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

    组别

    种子数量/粒

    实验条件

    胚根长度大于2毫米的种子数量/粒

    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

    50粒

    室内25℃,干燥

    0

    0

    0

    0

    0

    50粒

    室内25℃,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12

    29

    48

    50

    50

    50粒

    室内25℃,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8

    16

    29

    50粒

    保温箱内4℃,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0

    0

    0

    1. (1) 该实验判断豌豆种子萌发的依据是
    2. (2) 设置丁组实验组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 (3) 请解释丙组3天后种子也能够萌发的原因:
  • 1. (2024·义乌模拟) 经过多年培育,浙江淳安县1200多亩永久农田上长出了饱满的“巨型稻”。跟常规稻相比,“巨型稻”根茎粗壮、叶茂、植株更高(1.5~2.2m),真正实现了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这种水稻具有以下特点:①抗倒伏;②分蘖(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发生分枝形成新植株)力强,适合稀植;③谷粒多。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谷粒(果实)是由胚珠发育来 B . 通过分蘖产生新植株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 . “巨型稻”与常规稻的形状差异属于遗传现象 D . “巨型稻”粗壮根茎的结构与其抗倒伏的性能相适应
  • 1. (2024·嵊州模拟) 为探究子叶的作用,科研人员将 40粒大小一致的蚕豆种子平均分成4组,浸泡后,用刀片切除部分子叶,使每组分别保留、完整的子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后,测得对应植株的平均高度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实验的变量是蚕豆种子子叶的完整程度 B . 实验结论:子叶越完整,幼苗长势越好 C . 蚕豆种子的子叶中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 D . 使用玉米种子完成该实验可得出相同结论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