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柯桥会考) 科学家通过对硫化镉(CdS)颗粒的研究,观察到了与尺寸有关的量子效应。如图所示为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硫化镉属于有机物 B . 镉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8 C . 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一个镉原子的质量为 112.414克
  • 1. (2024·瑞安模拟) 科学家用甲烷和二氧化碳在Al2O3的催化下制取合成气,其原理过程如图所示。

    1. (1) 合成气是由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氧化碳所组成的混合物,这种常见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2. (2) 反应中甲烷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
  • 1. (2024·温州模拟) 杭州亚运会的金牌制作应用了镀金技术,即把银牌放在含有金元素的镀液中形成镀层。镀液中含有离子 , 已知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金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1 B . +2 C . +3 D . +4
  • 1. 2020年,罕见的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各种消毒剂如酒精、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等被广泛使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使用酒精消毒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失火,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6ClO2+16NH3═5R+6NH4Cl+12H2O,则R的化学式为
    3. (3) 过氧乙酸(CH3COOOH)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还含有过氧化氢、醋酸等物质,向过氧乙酸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不能产生气体的是

      A.CuSO4B.NaCl C.Na2CO3 D.MnO2

  • 1. 科学家利用某纳米纤维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 B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C . 生成物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D . 该反应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 1. (2024·宁波模拟)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水上漂浮房”来应对全球持续变暖,“水上漂浮房”是由可回收的木材、金属、塑料、布和其他材料做成,总质量1000t,这种浮房设有立体农业园,内有肥沃土壤,种有蔬菜,养有家禽等,所需电能由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提供。

    1. (1) “水上漂浮房”中所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共同构成一个
    2. (2) 太阳能电池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是硅,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中,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____。
    3. (3) “精馏”也是蒸馏的一种形式。通过蒸馏可以把液体混合物分开,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选填“熔点”或“沸点”)。
    4. (4) “漂浮房”上某太阳能路灯,白天两块总面积太阳能电池板经光照给蓄电池C电,夜晚供一盏“12V,20W”LED灯照明,若该地太阳光照射地面的功率为 , 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15%,则太阳能电池板光照8小时,可供一盏“12V,20W”LED灯照明小时。
  • 1. (2024·杭州会考) 老师在讲解化学式时,以原子得失电子的观念来说明,他利用凹角和凸角的模型作为教具,如图所示。甲模型表示失去一个电子的钠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之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两个电子的镁离子和得到一个电子的氯离子之组合,下列化学式可以用丙模型表示的是,并写出该物质带负价元素的化合价为

    A.CO2 B.Mg3N2 C.Al2O3 D.CaCO3

  • 1. (2024·杭州会考) 考古人员使用碳-14年代检测法印证了三星堆遗址属于商代晚期。碳-14原子与碳-12原子不同的是( )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核电荷数
  • 1. (2024·金东二模) 下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微观粒子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构成。
    2. (2)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的优点是
  • 1. (2024·杭州模拟) 日前,某知名品牌钙片钙含量不足的新闻引发热议。为研究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实验步骤】①按图连接好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U形管B中放入若干钙片样品,样品总质量 , 通过A往装置中通入氮气;

    ③一段时间后,测得C装置质量为

    ④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稀盐酸,至B装置不再产生气泡;

    ⑤再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测得C装置质量

    【实验分析】

    1. (1) 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实验步骤⑤中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3. (3) 该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请指出问题并完善。(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
    4. (4) 若上述数据是在装置完善后称得,则该钙片中碳酸钙含量为(结果用含的式子表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77页